金融热点

华联控股2023年营收净利齐降 产业转型受关注

华联控股2023年营收净利齐降 产业转型受关注

小微 小微
73095
2024-05-17
  中国网财经5月17日讯 近日,华联控股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65亿元,同比下降7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81.27%;扣非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84.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8亿元,同比下降141.6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华联控股2023年报   对于营收及净利齐降,华联控股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市场预期转弱,观望情绪浓厚、需求萎缩,公司销售的产业研发办公产品去化目标未达预期。   目前,华联控股的主要业务包括房产销售、房产出租及酒店业务。2023年,三者在营收中的贡献分别为18.81%、48.61%和28.33%。   受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房产销售板块,期内实现收入1.06亿元,同比下滑94.56%;房产出租业务则同比增长8.76%至2.75亿元;酒店业务同比增长37.51%至1.60亿元。   来源:华联控股2023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华联控股在售、在建项目较少,主要包括位于深圳的“华联城市全景”、“华联城市商务中心”及位于杭州的“钱塘公馆”、“全景天地”。   截至2023年末,华联控股的土地储备(总占地面积)仅有9.9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华联南山A区项目及御品峦山等两个项目。   其中,华联南山A区属于城市更新项目,尚处于前期阶段,拆除重建用地面积7.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还在报审中;御品峦山项目则为2023年的新增土地储备项目,属于城市更新地铁上盖项目,计容建筑面积为7.96万平方米,土地规划包括居住用地及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等。项目虽已启动基坑工程建设,但目前处于停工状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华联控股的土储不仅有限,且均为城市更新项目,这类项目通常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将严重影响开发进度及去化周期。   华联控股也表示,因土地储备或开发项目不足,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面临主业调整及产业转型的迫切诉求。   2023年,华联控股开启新一轮产业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去年,公司对新疆某大型投资项目进行尽调、论证分析及预沟通等。最终因该项目所处行业投资过热,资本市场低迷和再融资受限等原因,各方未能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而搁浅;去年12月,华联控股以自有资金4.8亿元参与设立中保清源汇海产业基金,并持有该合伙企业99.59%的出资份额。   对此,华联控股透露,上述基金是公司为推动产业转型而设立,拟将其打造成为产业转型的专项基金,也是公司成为其单一大股东的原因之一。公司将借助中保产业基金平台、资源及其运作和管控能力,重点关注绿电绿能大赛道中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等具有领先优势或定价权的细分行业。   除转型压力外,华联控股与关联方恒裕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备受关注。当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上述问题解决。例如,公司项目御品峦山就是通过恒裕集团的转让而获得的。此外,恒裕集团还承诺进行兜底,即若项目出现投资亏损,将进行现金补差。   不过,华联控股也在年报中提示,恒裕集团主要从事城市更新、旧改或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普遍存在所有权与开发权分离,涉及利益主体多、历史沿革复杂等特殊情况,这些前置性问题将会大大增加推进解决同业竞争的难度。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联重科2023年净利增5成至35亿元 应收账款超240亿元

中联重科2023年净利增5成至35亿元 应收账款超240亿元

小微 小微
64811
2024-05-16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 近日,中联重科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0.75亿元,同比增长1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6亿元,同比增长52.04%;扣非净利润27.08亿元,同比增长109.5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联重科2023年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中联重科费用共计86.4亿元,同比增长21.9亿元,费用率增至18.36%,创近3年新高。其中,销售费用35.57亿元,同比增长34.99%;管理费用19.04亿元,同比增长20.93%;研发费用34.41亿元,同比增长37.22%;财务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来源:中联重科2023年报   伴随着业绩规模的扩大,中联重科应收账款和存货高企。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较期初降至246.12亿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仍接近19%;公司存货则增长至225.04亿元。   对于存货增加,中联重科解释称,主要是公司科技园土地变性,从无形资产调整为存货23.75亿元。另外,产品存货增加59.25亿元,是公司出于战略考虑新兴业务土方、高机存货动态增加,以及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加大了铺货力度。随着智慧产业城全面建成,公司柔性生产能力会大幅提升,预计未来存货水平会有所改善。   目前,中联重科的主要业务包括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2023年,公司工程机械收入444.86亿元,同比增长14.09%,在营收中的占比为94.50%;农业机械收入20.92亿元,同比下滑2.17%,在营收中的占比为4.44%。   分地域看,国内仍是中联重科的主要市场,2023年对营收的贡献超过60%。不过,从2021年开始,国内销售收入持续下滑。2021-2023年,国内销售收入分别为613.42亿元、316.40亿元和291.70亿元。   与此同时,境外的营收则从2021年的57.89亿元增至2023年的179.05亿元。尤其是2023年,境外业务的收入同比大增79.20%,在营收中的贡献也提升至38.04%。此外,境外市场的毛利率达32.23%,高于境内的24.66%。   来源:中联重科2023年报   对此,中联重科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海外业务创新高,主要因为重点市场实现有效突破,重点国家本地化发展成效明显。例如,公司工程起重机械成为土耳其、中亚市占率最高的品牌,沙特、马来西亚、越南、肯尼亚等市场通过本地化战略实现市占率迅速提升。   截至目前,中联重科已在全球建设了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50多个二级网点,网点建设从区域中心下沉至重要城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海外市场仍是中联重科重点布局的区域。一方面,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及开工率下滑等影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下行调整期,市场走出低谷尚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销量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中联重科在业绩会上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海外业务战略,进一步提升市场覆盖与主要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补全产品型谱,拓宽产品链。   在国内市场,中联重科通过布局新材料业务寻找突破口。中联重科曾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以四个生产基地为轴心,产品销售可覆盖工厂200-300公里的核心区域,核心销售队伍已基本组建完成。2024年3月18日,公司新材料首家长沙直营门店正式开业。 (责任编辑:谭梦桐)...
消失的卧铺大客车

消失的卧铺大客车

小微 小微
40733
2024-05-15
消失的卧铺大客车 2024-05-15 00:53:46 北京商报   消失的卧铺大客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于近日印发,其中提到,稳妥有序推进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退出运输市场。事实上,近年来涉及相关客车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呼吁其“退场”的声音也在持续发出。于是,大客车及卧铺车逐渐消失,在这背后,既有新交通工具入场的影响,也有安全风险和盈利不佳的原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稳妥有序“退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对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加快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其中包括修订相关技术标准,提升新出厂客货车辆安全性能;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管理制度,严把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关;加强协同协作,严厉打击非法改装、重型货车“百吨王”、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大罐小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稳妥有序推进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退出运输市场,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此之前,全国多地早已全面淘汰57座以上客车及卧铺车。例如,深圳于2021年11月100%完成共计308辆卧铺及57座以上营运客车的淘汰工作。此外,今年3月,南宁市57座(含)以上大客车和卧铺客车也已顺利全面退出道路运输市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认为,相关工作还是为了管控安全风险。“长途客车运输时间长,安全风险比短途大很多。同时,57座以上营运客车与20座等小客车相比,若存在风险也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解筱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此方面,有2012年的报道显示,我国卧铺客车数量占大客车的比例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数占大客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达10%。   客流转向铁路   多年来,呼吁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退场”的声音不断。2011年,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文件,规定自2012年3月1日起,卧铺客车产品暂停生产、销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停止办理卧铺客车注册登记。2012年发生的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便涉及到双层卧铺车,双层卧铺车因而一度被广泛要求“退休”。不过,当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卧铺车还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如今,这些客车的客流去哪儿了?数据显示,全国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巅峰,达355.7亿人,到了2022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5.46亿人,相比2012年少了300亿人。   与此同时,长途客车的客流与高铁的客流显示出此消彼长之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铁路客流从2013年开始持续增长,2013年至2018年的年增长率达9%―12%。到了2023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业内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铁所到之处,大巴‘寸草不生’。”除了铁路外,私家车和网约车也分走了一部分客流。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网约车市场年报显示,综合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2023年全年完成订单91.14亿单。   或有新车辆“入场”   一度火爆的大客车及卧铺车市场为何逐步被替代乃至在全国各地全面退场?此前,有知情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卧铺汽车也是为了盈利而运行的。“但是它的运营成本特别高,所创造的利润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毕竟这种车辆对乘客的容纳量有限。”知情人表示,“如果和普通大巴相比,同等体积的情况下,卧铺汽车的载客量是非常少的,再加上这种车辆的重量比较大,产生的油耗很高,需要很高的运营以及维护费用等。”   不过,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看来,相关客车的“退场”,是为了让更加合适的交通工具“入场”。宋向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57座大客车和卧铺客车退场,意味着可能会以新的、更加智能和舒适的客运车辆取而代之,“这既有保障安全和提升效率方面的专业考虑,也有改进车辆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综合考虑”。   此前各地淘汰相关客车的过程当中,便存在“以旧换新”的实践。例如,在《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绍兴市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提前淘汰运力置换办法〉的通知》政策解读中,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便提到,鼓励企业使用小客座车辆,从本质上降低客车事故群死群伤发生的几率;57座(含)以上大客车淘汰后,如果都置换为20座(含)以下车辆时,允许1辆旧车置换为2辆新车。   宋向清认为,推进57座大客车和卧铺客车退场,不仅有...
欣旺达2023年净利10.76亿元 亏损的动力电池业务目标是“国内前三、全球前五”

欣旺达2023年净利10.76亿元 亏损的动力电池业务目标是“国内前三、全球前五”

小微 小微
49177
2024-05-15
  中国网财经5月15日讯 近日,欣旺达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8.62亿元,同比下降8.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长0.77%;扣非净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20.39%。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欣旺达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6.4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6.29亿元。2023年,公司锂电池生产量与上年持平,销售量同比增长0.32%,库存量同比增长了4.2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欣旺达的分红预案是“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超2亿元。   来源:欣旺达2023年报   资料显示,欣旺达的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及储能系统类业务,其中消费类电池2023年对营收的贡献接近60%。不过,这一核心业务2023年的收入已同比下滑10.85%至285.43亿元。欣旺达表示,该业务未来的增长点主要是在维持原有客户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电芯在客户端的占有率,提升电芯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   同期,欣旺达电动汽车类电池的收入同比下滑14.91%至107.95亿元,储能系统类业务的收入则同比增长144%至11.1亿元。   来源:欣旺达2023年报   去年7月,欣旺达曾公告称,拟分拆子公司欣旺达动力及控股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截至目前,分拆上市并未有实质进展。   欣旺达动力的核心产品是汽车电池,不过与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同行相比,欣旺达动力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1-2023年,欣旺达动力实现营收分别为29.64亿元、129.22亿元和110.04亿元,净利分别为-10.53亿元、-10.94亿元和- 1.44亿元。   欣旺达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称,目前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方面投入较大,但公司动力电池销售规模还不足够,所以暂时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相信随着客户定点车型的增加以及销售放量,相关业务业绩表现将得到持续改善。欣旺达管理层在近期业绩会上表示,动力电池业务的目标是进入国内前三、全球前五。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欣旺达动力的亏损,与其主打产品不无关系。一直以来,公司动力电池以三元为主,但由于整个产业链呈现降本趋势,铁锂电池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并进一步挤压三元电池市场份额,公司发展错失了铁锂电池的机遇。不过,欣旺达透露,正根据市场、客户需求逐步调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占比比例,预计今年占比可以达到50%以上。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6.2GWh,占总装车量32.6%,累计同比增长14.3%;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GWh,占总装车量67.3%,累计同比增长42.1%。   那么,欣旺达动力分拆上市能否成功?“国内前三、全球前五”的目标能否实现?中国网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三一重能一季度多项财务指标下滑 “双海”战略进入加速期

三一重能一季度多项财务指标下滑 “双海”战略进入加速期

小微 小微
61681
2024-05-14
  中国网财经5月14日讯(记者 刘小菲)受行业竞争加剧、风机产品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三一重能一季度“增收不增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滑44.92%;扣非后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1.7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季度,三一重能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9.67%和15.38%,同比下滑9.33个百分点和15.48个百分点,均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2.08%,同比下滑了2.13个百分点。   与一季度表现不同,三一重能2023年营收及净利润“双增”。其中,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金额分别为149.39亿元、20.07亿元和16.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1.21%、21.78%和1.67%。   不过,三一重能2023年的毛利率为17.03%,同比下滑6.5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77%,同比下滑5.0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4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一重能管理层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在谈及公司毛利率水平表示:“2024全年目标争取不低于2023 年。   从主营业务看,三一重能2023年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的毛利率15.45%,同比减少7.8个百分点,该产品给三一重能贡献了约八成的收入;风电服务和风力发电的毛利率为6.01%和73.08%,同比增加了-0.38个百分点和2.51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三一重能对电站运营业务采取“滚动开发”的整体战略,即新增电站资产不断投建过程中,持续对成熟电站项目择机出让。2023年度,三一重能合计对外转让7个风电项目,合计609.9MW。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量风力发电站容量为 247.6MW,在建风场容量为2.4GW。预计2024年对外风场转让容量较 2023 年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记者注意到,三一重能正在大举开拓海上与海外市场。2023年3月,三一重能首台海上10MW级风机产品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下线;同年10月发布13MW/16M海上风机产品,形成了8.5MW-16MW全系列海上风机产品。   2023 年,三一重能实现海外收入3.1亿元,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为近几年海外业绩取得的新突破;海外销售毛利率22.07%,高于国内5.25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三一重能已组建200多人的海外营销团队。受开拓海外市场等因素影响,三一重能2023的销售费用为10.85亿元,同比增长41.87%;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5.35亿元和8.7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65%和13.45%。   2023年业绩表现优异的三一重能,推出的年度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现5.9元”,合计分红7.11亿元。资料显示,公司实控人梁稳根持股比例46.53%,以此计算, 梁稳根将获得分红3.3亿元。 (责任编辑:谭梦桐)...
车企抢滩新能源车险:仅一家获“准生证” 多数代销险企产品

车企抢滩新能源车险:仅一家获“准生证” 多数代销险企产品

小微 小微
53919
2024-05-12
车企抢滩新能源车险:仅一家获“准生证” 多数代销险企产品 2024-05-12 00:05:0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2日电 (李自曼)“自己产的车自己保,保险价格应该不会太离谱了”“再也不担心车被拒保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近日,比亚迪财险正式获批在安徽、江西、深圳等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引发众多车主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比亚迪财险,客服人员表示目前相关车险产品仍在筹备当中,并未上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包括比亚迪在内,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均入局保险市场。10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门店,多位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公司没有上线自主开发的保险产品,推荐的新能源车险多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公司的产品。   比亚迪新能源车。中新经纬 李自曼摄   比亚迪保险尚未上线   目前,仅比亚迪100%控股财险公司(比亚迪财险),拿下车险“准生证”。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2023年5月份,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将后者更名为比亚迪财险。2023年9月份,比亚迪财险增加注册资本30亿元,由10亿元变更为40亿元。   2023年11月份,监管部门同意比亚迪财险变更业务范围,新增“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比亚迪App上线“保险服务”板块,并表示比亚迪财险要按天甚至按小时收费。   10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门店销售人员,该销售人员表示,目前比亚迪还未上线相关保险,也不存在按天或者按小时收费的说法。交强险试点不包括北京,目前消费者购车后可以选择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的产品。   目前,比亚迪王朝App、比亚迪海洋App均未显示“保险服务”板块,比亚迪官方客服表示,比亚迪财险还未正式上线,具体上线时间以App显示为准。   对于网传比亚迪财险按天甚至按小时收费问题,11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比亚迪财险,客服人员表示:“该信息不实,我公司不存在所谓按天保、按时保等类似产品,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监管要求,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依法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对中新经纬表示,比亚迪交强险试点获批,站到了起跑线上,但离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可能还比较远,后续内部的资源和服务整合非常关键,如定制化产品研发、产品定价、培养客户黏性等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迭代之后,可能才会找到发力点,后续能否取得较好发展,仍有待观察。   车企下场做车险后,保费会下降吗?   “车企做保险应该不会再拒保了吧”“终于形成产业链闭环了,希望保费价格能打下来”“只要比其他公司便宜,肯定买”……社交平台上,网友讨论起比亚迪财险获批试点交强险后新能源车险的发展方向。   “赔付率高”“保费高”“投保难”等问题一直伴随新能源车险发展,呈现“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局面。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看来,汽车主机厂获准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改变,特别是汽车制造与保险业务的高度融合,会使汽车更为安全,因为只有更安全的车,才有更低的保险赔付率,才有更高的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   王国军进一步表示,车厂拥有足够的新能源车的风险信息,还可以通过先装设备、后装设备和智能手机,率先实现UBI技术在车险中的应用,根据车的因素、驾驶员因素、环境因素来精准地厘定费率,实现高风险者高费率,低风险者低费率,“千人千单”,从而解决目前新能源车险的不公平、不科学、不精准所导致一系列问题,如价格高、投保难的问题。   10日,中新经纬走访多家新能源车企门店发现,售价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险报价均超过5000元,同款车型中,若选高端配置,车险保费或达到7000元以上。而20万元左右的油车,一年保费在4000元左右。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表态,要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4月份,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就扩大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的自主定价权、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等在业内征求意见。   陈东辉对中新经纬表示,上述《征求意见稿》若实施,或进一步打开费率浮...
福特召回逾26000辆汽车,涉林肯MKZ等车型

福特召回逾26000辆汽车,涉林肯MKZ等车型

小微 小微
49672
2024-05-11
福特召回逾26000辆汽车,涉林肯MKZ等车型 2024-05-11 17:48:1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1日电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1日消息,福特召回逾26000辆汽车,涉进口林肯MKZ、国产林肯航海家、锐界L等车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召回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7月2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林肯MKZ汽车,共计1776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车门锁闩的爪簧调整片底座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断裂现象,导致车门无法上锁;或上锁的车门,可能在车辆行驶时出现解锁的情况,增加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将委托林肯品牌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检查车门锁闩的生产日期代码,如果属于缺陷批次,则更换四个车门锁闩,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属于2021年2月5日发布的《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林肯MKZ汽车》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   二、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受委托召回2022年9月4日至2023年8月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林肯航海家汽车,共计9397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制造原因,电子驻车制动电机可能发生短路,造成电子驻车制动无法启动或解除,存在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将委托林肯品牌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电子驻车制动电机,以消除安全隐患。   日前,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以下车辆。   一、自即日起,召回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8月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锐界L汽车,共计14883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制造原因,电子驻车制动电机可能发生短路,造成电子驻车制动无法启动或解除,存在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电子驻车制动电机,以消除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措施:当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无法进行驻车时,用户可通过挂P档使车辆保持停止,并联系就近的授权经销商对车辆进行检查和处理。   二、自2024年7月1日起,召回2021年7月27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玛斯丹牌Mach-E电动汽车,共计398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主继电器设计及零件差异原因,造成主继电器出现过热现象,引起继电器粘黏或者异常断开。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或行驶中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并升级动力控制模块和电池控制模块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33.5%

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33.5%

小微 小微
50966
2024-05-11
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33.5% 2024-05-11 14:54:13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1日电 “中汽协数据”微信号11日发布2024年4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提到,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0.5%和12.5%,同比分别增长12.8%和9.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产量增速较1-3月提升1.5个百分点,销量增速较1-3月下降0.3个百分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中汽协表示,4月,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延续扩张,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加快、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我国汽车产销环比下降,同比呈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具体来看,乘用车方面,4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7.2万辆,环比下降13.2%,同比增长5.1%;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其中,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87.8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0.7万辆环比下降20.4%,同比下降10.8%。   1-4月,乘用车国内销量615万辆,同比增长5.9%;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   商用车方面,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5.8万辆和35.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3%和22%,同比分别增长0.8%和2.8%。   1-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4万辆和1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8.1%。   新能源车方面,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   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   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6万辆,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37.3%;新能源汽车出口11.4万辆,环比下降8.6%,同比增长13.3%。   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万辆,同比增长34.4%;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重点企业集团方面,1-4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770.7万辆,同比增长11%,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9%,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3.8万辆,同比增长32%,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6.3%,低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   1-4月,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624.2万辆,同比增长5.9%,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1%,高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   汽车出口方面,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   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   4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9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41.6%;新能源汽车出口11.4万辆,环比下降8.6%,同比增长13.3%。   1-4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140.7万辆,同比增长37.7%;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4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23.4%,占总出口量的17.7%。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1.9 万辆,同比增长5.5倍。   1-4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14万辆,同比增长1.4倍;长城出口12.9万辆,同比增长74.7%;吉利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64.4%。   中汽协表示,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出口增速大于内销,国内汽车市场亟需进一步提振。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资金补贴范围和标准,统筹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发展。前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汽车消费门槛,与本次实施细则形成政策合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出台有关配套措施。相信随着有关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汽车生产企业进...
创维汽车回应“开车能治病能延寿”:恶意拼凑

创维汽车回应“开车能治病能延寿”:恶意拼凑

小微 小微
61790
2024-05-11
创维汽车回应“开车能治病能延寿”:恶意拼凑 2024-05-11 14:35:2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1日电 创维汽车11日表示,独创的健康3.0系统确有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但外宣口径无“治病”“延寿”等表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日,创维汽车在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称,近期,公司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有关“创维汽车创始人称开创维汽车能治病还能延寿”的言论。该网传信息属于断章取义、恶意拼凑,严重误导公众,与公司一贯倡导的健康科技不符,也与黄宏生公开分享内容不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维汽车称,独创的健康3.0系统支持主动健康监测和主动睡眠促进等技术,确有实时评估生命体征、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但关于健康科技的外宣口径仅止于此,从无“治病”“延寿”等表述。   关于黄宏生(创维汽车创始人)的分享,则是以个人亲身经历出发,阐述创维汽车尤其是健康3.0系统为其个人健康带来的正向作用,如:符合医学常识的“深度睡眠可提升免疫力”等,且黄宏生从未表示个人相关经历具有普适性。 来源:微博   创维汽车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已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将采取相应的必要行动。   据媒体此前报道,黄宏生在公开场合称,创维汽车有助于养生,他在创维汽车里午休,高血压没吃药都恢复正常了。(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乘联会: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降9.4%

乘联会: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降9.4%

小微 小微
49278
2024-05-10
乘联会: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降9.4% 2024-05-10 16:31:4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0日电 乘联会官方微信10日发布《2024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称,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3.2万辆,同比下降5.7%,环比下降9.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36.4万辆,同比增长8.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11%   乘联会指出,因价格不稳等因素导致消费者观望气氛浓重,4月乘用车零售出现周期性环比下行走势。新能源车的新车价格战带来一定增量,但持续性也不强,内部分化严重。持续价格战下的常规燃油车型大部分没有持续降价的空间,因此市场被新能源车加速侵蚀,带来部分用户的观望,这进一步抑制了销量提升空间。   4月自主品牌零售8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5%。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7.4%,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6%,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4.1%,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9%。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月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24%。4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3.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需求并不很强。   乘用车出口创历史最高   乘联会指出,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4月海关统计汽车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31%,1-4月汽车出口187.8万辆,同比增长26%。乘用车厂商统计口径:4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1.7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0.2%,创出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1-4月乘用车累计出口149.1万辆,同比增长37%。4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7.1%,较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随着南美等市场的恢复,4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4.3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0.1%;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7万辆,同比增长30%。   4月乘用车生产198.8万辆,同比增长14.9%,环比下降9.6%。4月乘用车生产较2018年的历史同期高点197万辆高出1.8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3%;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18%;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30%,环比下降5%。   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5.2万辆,同比增长9.8%,环比下降11.2%。受市场企稳和出口的促进激励,4月厂商销量较2018年4月历史同期高点188万高7.2万辆,创历史新高。4月自主车企批发124.6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6.2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1%。豪华车批发24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2%。   4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表现分化,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总体较强。4月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共32家(3月33家,去年同期27家),占整体市场份额95.6%,其中同比增速超100%的有3家,同比增速超10%的有14家,同比负增长的14家。万辆以上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环比3月正增长的有9家。   由于4月厂商生产和出口创新高,但零售偏弱,形成了厂商产量高于批发3.6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高于零售0.8万辆的加库存走势。厂商与渠道库存3月开始加大,4月一般是去库存特征,今年因“五一”备库存而稍高,厂商库存仍需要合理控制。   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同比增33.5%   乘联会称,4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80.2万辆,同比增长33.5%,环比增长0.9%。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8.5万辆,同比增长30.0%,环比下降3.7%。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7.4万辆,同比增长28.3%,环比下降5.7%。4月新能源车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26.8%,环比下降4.1%。   4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39.9%,较2023年4月33.9%的渗透率提升6.0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3.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1.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8.8%;4月真插混总体销量25.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0%;4月增程式批发6.9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10%。4月新能源批发结...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