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评

四部门发文: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 当捕则捕、严控缓刑

四部门发文: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 当捕则捕、严控缓刑

小微 小微
42611
2024-05-17
  5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意见》提出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证券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实施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金融票证等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为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实施配资、操盘、荐股等配合行为的职业团伙,与上市公司内外勾结掏空公司资产的外部人员,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大查处力度,应移尽移、当捕则捕、该诉则诉   《意见》要求,坚持零容忍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坚持应移尽移、当捕则捕、该诉则诉,严格控制缓刑适用,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完善全链条打击、全方位追责体系。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严”的主基调,依法认定从宽情节,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意见》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刑事案件的管辖,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等进行了明确。   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发现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移送案件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移送书、涉案物品清单以及证据材料,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市场禁入决定的,应当附有行政处罚决定书、市场禁入决定书等。同时,应当将移送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市场禁入决定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移送案件活动实施监督。   公安机关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移送的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要求的期限内立案。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可以申请复议,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和侦查活动实施监督。   管辖权限方面,证券期货犯罪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同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提起公诉,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案件   《意见》强调坚持依法从严打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深刻认识证券期货犯罪对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安全的严重危害,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充分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对具有不如实供述罪行或者以各种方式阻碍办案工作,拒不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非法获利特别巨大,多次实施证券期货违法犯罪,造成上市公司退市、投资人遭受重大损失、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等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危害后果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适用相对不起诉、免予刑事处罚和缓刑。   二是,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证券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实施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从严惩处。全链条打击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金融票证等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为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实施配资、操盘、荐股等配合行为的职业团伙,与上市公司内外勾结掏空公司资产的外部人员,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罚当其罪、罪责刑相适应。对于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主动退赃退赔、真诚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从宽处罚;符合认罪认罚从宽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依法认定自首、立功、从犯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不得降低认定标准。   四是,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要注重自由刑与财产刑、追缴违法所得并用,加大对证券期货犯罪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财产执行力度。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依法提出从业禁止建议,作出从业禁止决定。 (责任编辑:王擎宇)...
最高法刘贵祥: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

最高法刘贵祥: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

小微 小微
62833
2024-05-16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投资者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不仅事关投资信心的维护,更决定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下一步,最高法将继续与中国证监会加强监管协作,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功能,形成投资者保护合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行政监管与证券司法审判是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两大主要力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行政监管和证券司法的中心任务。”刘贵祥介绍道,近年来,最高法加强与证监会的协同治理,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协作,建立了畅通的协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治理效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步,最高法将继续与证监会加强监管协作,共同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刘贵祥具体提到三个方面的安排:   一是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投资者保护理念。证券中介机构是发行注册制背景下,市场与投资者的“看门人”,财务造假通常伴随着中介机构未尽“看门人”责任。最高法近期将发布一批针对中介机构财务造假进行惩处的典型案例,借此来警示引导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形成投资者保护合力。在最高法与证监会建立的资本市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开展工作,紧密依靠市场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市场专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大力推广证券示范判决机制,通过证券示范判决所确立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标准,引导其他当事人通过多元化的机制解决纠纷,加大对证券期货纠纷特别是群体性案件的柔性化解力度。   三是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首先,要在集体诉讼制度落地的基础上,与证监会共同推动集体诉讼制度的常态化开展,让财务造假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中小投资者的损失得到及时有效的弥补,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充分发挥代表人诉讼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的示范作用;其次,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协同,强化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的衔接配合,共同致力于惩罚资本市场违法犯罪,净化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朱赫)...
证监会修订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

证监会修订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

小微 小微
74552
2024-05-11
  证监会5月10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新规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统筹规范融资行为方面,规定要求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和再融资应当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完善信息披露要求方面,规定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在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中披露净资本等主要风险控制指标的具体情况和达标情况;当核心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应当及时以临时公告方式披露,说明原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证监会表示,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 (责任编辑:张紫祎)...
证监会强化上市券商监管 明确融资和信息披露要求

证监会强化上市券商监管 明确融资和信息披露要求

小微 小微
59439
2024-05-11
  5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新规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2009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并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进行了修订。规定从融资行为、信息披露、内幕信息管理等方面对上市证券公司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规范上市证券公司治理、强化内控合规、提升信息披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表示,随着公司治理规则体系不断成熟,上市证券公司整体保持规范稳健发展态势,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在发展理念、内控治理、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等方面距离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标准和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有必要根据当前的监管要求和行业发展形势,对规定进一步修改完善。   据了解,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   修订后的规定统筹规范了融资行为,要求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和再融资应当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本次修订强化了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要求。具体而言,上市证券公司应强化对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规范,强调股东、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不得要求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违规关联交易、对外投资、融资、担保、销售金融产品等方式,侵占上市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金、资产,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客户的合法权益。本次修订还完善了从业人员管理及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规范短期激励,不得过度激励,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应当持续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依法依规披露薪酬有关信息。   修订后的规定还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披露要求。一是,结合证券公司并表监管等安排,明确上市证券公司经监管部门认可或要求,以合并数据为基础编制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或采取内部模型法等风险计量高级方法计算相关风险控制指标的,应当在披露时就相关口径及差异化安排进行说明。二是,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在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中披露净资本等主要风险控制指标的具体情况和达标情况;当核心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应当及时以临时公告方式披露,说明原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三是,取消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披露要求。   根据修订后的规定,上市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相关制度及程序,以积极、认真、专业的态度回应投资者关注,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介绍和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上市证券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证券公司母公司为上市公司的,证券公司应当指定专人配合,就涉及证券公司经营等相关事项作出专业回应。   此外,本次修订还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应当牢固树立回报股东的意识,结合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制定对股东回报的合理规划,对经营利润用于自身发展和回报股东进行合理平衡,重视提高现金分红水平,鼓励形成实施股份回购的机制性安排,积极通过一年多次分红及回购注销的方式提升股东回报、优化治理结构。   证监会表示,新规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督促和引导证券行业全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新“国九条”,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水平。 (责任编辑:王晨曦)...
财务类退市精准出清“绩差生” 10家公司即将告别A股

财务类退市精准出清“绩差生” 10家公司即将告别A股

小微 小微
72525
2024-05-08
  5月6日晚,*ST左江、*ST中期、*ST太安、*ST三盛、*ST越博等5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实上,这5家公司仅为A股财务类退市的最新案例。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24家公司锁定退市,其中9家公司已经退市。从退市类型来看,1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2家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12家已经或提前锁定面值退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关注到,随着年报收官,更多的绩差公司因触及退市指标而陆续“披星戴帽”,拉响风险警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绩差、问题公司快速出清,反映出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优胜劣汰效应不断凸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国九条”的落实和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企业以多元化形式退市,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正在形成。   10家公司触发财务类退市   随着年报季落下帷幕,一批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5月6日晚,*ST左江等5家公司同时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锁定退市。其中,*ST左江公告称,公司被实施“*ST”后的首个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2.23亿元,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217.27万元;同时,公司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此,*ST左江触及财务类退市的两种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曾几何时,作为算力概念的大牛股,*ST左江虽然被退市风险警示,股价仍然一路飙涨,从2022年4月的约50元暴涨至2023年7月的近300元,被称为史上最贵的“ST股”。   2024年一季报显示,*ST左江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3.56万元,同比下降78.96%;归母净利润亏损3919.76万元,同比亏损金额继续扩大。   同时,*ST中期、*ST太安皆因公司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情形。   *ST三盛、*ST越博则是因为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而被深交所宣布退市。   另据上交所披露数据,2023年,沪市主板持续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持应退尽退,严厉打击违规规避退市或退市风险警示情形。2024年初以来,沪市主板共8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其中4家公司年报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具体来看,因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园城、*ST同达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   *ST碳元4月30日公告显示,公司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的组合财务退市指标而锁定退市。   *ST商城则同时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于4月30日收到上交所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付立春表示,财务类退市公司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此前上市的公司较多,公司的质地可能参差不齐;二是近几年,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部分企业财务出现较大变化。   54家公司将“披星戴帽”   年报披露后,伴随逾20家公司锁定退市,另有54家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2024年无法扭转局面的话,则面临着退市风险。   从财务类退市的情形看,*ST中迪(原名中迪投资)、*ST保力(原名保力新)等17家公司已于2023年年报披露后,因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式财务条件而戴上“*ST”的帽子。   *ST中迪公告称,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同时,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且202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公司被实施“*ST”。   此外,*ST有树等17家公司由于2023年末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2023年度审计报告而被“*ST”的有16家公司;而*ST美吉、*ST深天等4家公司则同时触发“无法表示意见”和“净资产为负值”两种财务类情形。   记者注意到,新“国九条”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拟将主板亏损公司营业收入指标从1亿元调高至3亿元,以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中增加利润总额为负的考察维度。   另一方面,增加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公司(*ST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要求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否则将予以退市。   这意味着,上述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如果2024年不努力扭亏或做大营收,或不把净资产扭为正值,...
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显成效 超八成北交所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

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显成效 超八成北交所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

小微 小微
52220
2024-05-08
  一季度,北交所共有206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为83.06%。其中,10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豪声电子、旭杰科技、凯大催化等增幅居前;归母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公司有17家,连城数控、贝特瑞、豪声电子、同力股份、锦波生物等公司净利润超过亿元;美邦科技、盖世食品等14家公司扭亏为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北交所共有20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超八成。其中,10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豪声电子、旭杰科技、凯大催化等增幅居前;连城数控、贝特瑞、豪声电子等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超过亿元;美邦科技、盖世食品等14家公司扭亏为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行业角度看,汽车产业链表现强劲,化工类、锂电池产业链复苏明显,相关公司订单稳步增长,销售规模不断扩张。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优质上市公司的业绩高增长,体现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看好北交所市场后续表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季度盈利公司超八成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北交所248家公司中,一季度实现盈利的有206家,占比为83.06%。其中,归母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公司有17家,连城数控、贝特瑞、豪声电子、同力股份、锦波生物等公司的净利润均超过1亿元。   连城数控的盈利金额居于榜首,其一季度实现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69.35%;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116.05%。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是销售订单规模增长,期初已发货待验收的设备增加,推动公司本期验收设备数量同比增长。   成长性方面,共有24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豪声电子、旭杰科技等业绩增幅居前;14家公司扭亏为盈。整体来看,上述公司积极进行创新研发,产品矩阵优化升级,订单充足,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在一季度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今年一季度,旭杰科技的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服务、PC构件及海外ALC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得其业绩大幅增长。一季报显示,旭杰科技一季度营收为1.81亿元,同比增长140.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4.80万元,同比增长1214.27%。   锦波生物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35.72%。公司表示,一季度在深耕现有客户并不断拓展新客户的同时,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及产品升级,优化并完善产品矩阵,销售规模大幅增长。   数据据显示,北交所公司持续注重技术创新,共有162家北交所企业今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比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戈碧迦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85.94万元,同比增长187.45%。   化工、锂电池行业复苏显著   行业方面,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现强劲,22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中有14家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泰德股份、捷众科技等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   捷众科技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054.79万元,同比增长25.94%;归母净利润1599.78万元,同比增长184.22%。捷众科技主要从事汽车雨刮系统零部件、门窗系统零部件、空调系统零部件等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报告期内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扩大市场份额,产品收入不断增加。   碱锰电池和锂电池生产服务商长虹能源在连续亏损五个季度后,今年一季度终于扭亏为盈,实现营收8.03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78.52万元,去年同期为-3220.96万元。长虹能源称,业绩大幅好转主要是因为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叠加锂电市场回暖等因素,出货订单增加。   原材料价格同样是影响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锂锰电池、锂铁电池生产商德瑞锂电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79.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8.26万元,同比大增473.81%。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一大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汇率波动等摊薄了单位产品固定费用。   受行业回暖、市场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类企业业绩好转,部分企业扭亏为盈。凯大催化、齐鲁华信等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幅超100%,美邦科技同比扭亏为盈,天马新材净利润增长超五成。   作为高端精细氧化铝粉体材料供应商,天马新材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46.27万元,环比扭亏为盈,同比增长56.09%。公司表示,主要系下游需求回暖,订单需求量增加使得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责任编辑:张紫祎)...
A股5月开门红 机构预计后市行情更稳更持续

A股5月开门红 机构预计后市行情更稳更持续

小微 小微
67680
2024-05-07
  5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实现开门红。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140.72点,涨1.16%;深证成指收报9779.21点,涨2%;创业板指报收1895.21点,涨1.98%。沪深两市成交1102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718亿元,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93.16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生物制品、化纤行业、化肥行业、交运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吃药喝酒”行情再度爆发,贵州茅台股价创今年以来新高,再次成为A股市值第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贵州茅台股价创年内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酒股昨日集体走强,酒鬼酒强势涨停,舍得酒业飙涨超7%,水井坊涨超6%,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白酒龙头跟涨。   其中,贵州茅台上涨3.24%,股价创今年以来新高,市值为22112亿元,反超中国移动,再次成为A股市值第一。   展望白酒股后市,机构持乐观态度。国金证券称,新“国九条”更加关注投资者保护及股东回报,强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白酒板块作为长久期的优质资产,商业模式稳定、护城河深厚,具有稳定现金流、较高的股息率。   中信建投表示,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龙头酒企业绩表现亮眼,现金流稳定,和春节假期市场动销形成相互印证,再次凸显龙头白酒企业的韧性。白酒配置机会显著,坚定龙头酒企价值,优质品牌动销速率明显占优,亦可通过渠道扩张继续提高市占率,全年成长性仍然较好。从估值水平看,酒企仍处于近5年较低位置。   化工板块掀涨停潮   化工股昨日领涨,截至收盘,联合化学、昊帆生物、宝丽迪、七彩化学等涨停。正丹股份尾盘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全天成交额超15亿元,自4月9日以来17个交易日涨近440%。   今年一季度以来,化工产品纷纷涨价,叠加不少公司发布的业绩表现超预期,化工板块近期表现渐入佳境。此前,多次在全行业上调产品价格的钛白粉概念率先启动,引发市场关注。   国金证券认为,化工板块在整体基本面表现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寻求确定性的价值风格和主题性的趋势风格成为两大主线。随着相关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部分价格处于磨底周期的产品需求端出现改善迹象,建议关注价格风险出清后的顺周期板块投资机会。   此外,合成生物概念昨日再度走强,截至收盘,川宁生物、播恩集团、圣达生物、蔚蓝生物等涨停。其中,蔚蓝生物四连板,川宁生物3日涨幅超60%。   据麦肯锡测算,合成生物学未来将对材料、化学品与能源,人类健康与性能,农业、水产养殖和食品,消费品与服务四大领域产生2万亿美元至4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机构:5月行情将更稳更持续   步入5月,随着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的结束,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机构预计,A股5月行情将更稳更持续。   国泰君安认为,市场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上证指数突破3100点,恒生指数突破18000点。不同于2023年股市高期待、高持仓但乐观预期持续落空的局面,2024年在年初下跌和3至4月多数股票调整过后,股市预期低、估值低、仓位也低,而一致偏低的共识,或隐含不错的回报空间及对边际利好更积极的响应。   平安证券认为,随着内外部环境边际改善,市场交易修复反弹有望延续。一季度,电子、轻工制造、交通运输、电力及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行业盈利增速较高。配置上,一方面,建议关注业绩景气边际回升的方向,如双创板块、出口链、能源金属相关企业等;另一方面,短期关注超跌板块的博弈机会,即赔率较高的行业及企业的交易机会。 (责任编辑:张紫祎)...
沪深上市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

沪深上市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

小微 小微
62807
2024-05-07
  去年沪深公司总体盈利改善 员工人数和薪酬双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深上市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体盈利改善,回报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78.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51.4%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上市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家数、金额均创新高,员工人数和薪酬双增。从行业赛道看,出行服务业业绩明显修复,带动相关商品消费回暖。海外业务收入创新高,“新三样”龙头企业总体业绩亮眼。业内人士认为,最新年报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实体企业盈利逐步恢复,折射出我国经济运行向好的态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超五成公司净利润增长   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近八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超五成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上市公司总体盈利改善。   202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2.6万亿元,同比增长0.9%;净利润5.3万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78.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51.4%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扣除金融业外,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4万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2.9万亿元,同比下降3.1%,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微增0.4%。   在申万28个实体一级行业中,14个行业盈利实现增长,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盈利增速居前。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约六成(60.9%),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超半数(52.6%),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从细分行业看,出行服务业业绩明显修复,带动相关商品消费回暖。2023年,随着旅游出行加快复苏,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回暖,净利润同比增长65.6%。休闲出行相关的美容护理、服装家纺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2%和60.3%。   海外业务收入创新高,“新三样”龙头企业总体业绩亮眼。2023年,实体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同比增长5.2%,增幅高于我国货物贸易0.6%的出口增速。实体上市公司来源于海外业务收入的占比达12.8%,近年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相当于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约两成,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不断增强。   资本市场聚集并培育了大量“新三样”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科技含量。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合计同比增长32.3%,高于相关行业全国出口收入29.9%的增速。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分析,202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整体稳步上涨,实体企业盈利逐步恢复。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透过数字看年报,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是2023年度上市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2023年,沪深两市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9.9%,研发投入相当于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约五成;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5%。科创板和创业板研发强度分别为10.9%、4.9%。研发强度大于10%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16.5%,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253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大于10亿元。   创新不断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中国船舶交付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龙芯中科发布我国自主研发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   2023年实体企业资本开支合计5.0万亿元,同比增长9.0%。高新技术制造业投产势头强劲,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等14个细分领域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10%。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基建相关产业投资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3.7%、14.0%,持续发挥稳经济促发展作用。   “盈利改善往往是企业投资的领先指标,随着盈利和经营现金流的修复,上市公司投产意愿有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分析。   28家公司现金分红料超百亿元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持续增强也是一大看点。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现金分红要求,共3635家上市公司宣告2023年年报现金分红,家数占比70.9%;共宣告现金分红2.0万亿元,家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0.9%、1.2%,均创历史新高。28家上市公司预计现金分红超百亿元。不少上市公司提出中期分红计划,国有五大行首次集体推出中期分红安排。   “从中长期展望看,随着政策不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导向,健全现金分红治理机制,叠加国内经济修复环境下A股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改善,企业分红意愿有望增强,带动现金分红力度持续提升。”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表示。   除分红外,上市公司回购力度也在加大。共775家上市公司在20...
北交所上市辅导新规突出扶优限劣导向

北交所上市辅导新规突出扶优限劣导向

小微 小微
66750
2024-05-06
  证监会4月30日消息,证监会近日制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北京证券交易所类第1号: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首次以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形式,对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层层递进”路径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监管进行系统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交所辅导指引》强化辅导监管与持续监管联动;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强化“关键少数”诚信合规。突出扶优限劣导向,将辅导监管与公司表现相结合,优化辅导期安排;平衡监管强度和成本,将辅导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优化辅导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流程便利度,将辅导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优化证券市场知识测试流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北交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从源头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突出“三个强化”   2021年11月开市以来,对挂牌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一直参照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有关要求。   考虑到与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相比,以“层层递进”方式到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已被证监局和全国股转系统纳入持续监管范围,辅导监管工作的重心、程序、手段可作相应优化。为此,证监会对该上市路径下的辅导监管做了梳理研究,在修订《辅导监管规定》取消“参照执行”要求的同时,着眼申报企业特点和局所持续监管优势制定了《北交所辅导指引》。   《北交所辅导指引》突出“三个强化”。具体来看,强化辅导监管与持续监管联动。发挥新三板、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全链条监管优势,建立挂牌审核、日常监管、辅导监管、上市审核各节点间的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全国股转系统与证监局应当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并细化了两者之间的监管信息通报要求。同时,明确证监局辅导监管报告的内容要求,强调北交所应当在审核中关注辅导监管报告内容,做好辅导环节与审核注册环节的衔接。   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发挥全链条监管优势,强化对保荐机构等的督导检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同时,要求保荐机构对前期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公司最后一次接受现场检查至辅导工作完成期间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督促其扎实履职尽责。   强化“关键少数”诚信合规。证监局重点关注“关键少数”口碑声誉情况,并在辅导监管报告中体现。此外,增强对“关键少数”合规知识考察的针对性,进一步细化证券市场知识测试的具体安排,明确证券市场知识测试与北交所直接相关内容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北交所辅导指引》充分发挥了监管‘指挥棒’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强化对保荐机构等的督导检查,重点关注关键少数口碑声誉情况等举措将从源头上助力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   平衡监管强度和成本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北交所辅导指引》还按照公平合理、成本相适的原则,对北交所辅导监管工作做出“三个优化”。   具体来看,突出扶优限劣导向,将辅导监管与公司表现相结合,优化辅导期安排。根据《北交所辅导指引》,截至提交辅导验收材料时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十二个月(含摘牌前已连续挂满十二个月的重新挂牌公司)且报告期内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未受纪律处分、未被中国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行政处罚的公司,辅导期可少于三个月。   平衡监管强度和成本,将辅导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优化辅导监管方式。《北交所辅导指引》明确,挂牌公司在过去二十四个月内接受过现场检查的,辅导监管过程中原则上可不进驻现场,前期现场检查过程中获取的材料可以在辅导监管报告中引用。   提升监管流程便利度,将辅导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优化证券市场知识测试流程。为便利拟上市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证券市场知识测试,《北交所辅导指引》提出,证监局可以根据挂牌公司实际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参加证券市场知识测试,并明确了可豁免参加测试的情形。   “优化辅导期安排的相关举措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时间将缩短;优化辅导监管方式等制度安排,将促使北交所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这些举措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 (责任编辑:张紫祎)...
提质守信重回报 北交所公司分红意识强

提质守信重回报 北交所公司分红意识强

小微 小微
49158
2024-05-06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途径。在新“国九条”下,北交所新规放宽了审议权益分派方案的时间要求,但对分红不达标的北交所公司暂不实施风险警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年报期间,共有21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87.9%;现金分红总额达58亿元,七成以上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金分红覆盖面提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北交所倡导上市公司开展“提质守信重回报”活动,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推出现金分红、股份增持、回购等方案或举措,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从目前情况看,北交所公司延续了分红率较高的特色。   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23年年报期间,分别有144家、154家、218家北交所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对应占当时全部公司家数的83.72%、83.70%和87.9%,拟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9.5亿元、41.55亿元和58亿元,派息覆盖面实现提升。   在上述218家北交所公司中,七成以上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较2022年年报期间有所增长。比如,华洋赛车拟“10股派8.93元”,共派发现金红利4997.72万元,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97.41%;天力复合拟“10股派7元”,共派发现金红利7626.5万元,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85.84%;青矩技术拟“10股转4股派16元”,共派发现金红利1.08亿元,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53.47%等。   北交所上市公司坚持现金分红的底气来自业绩向好。在2023年实现盈利的北交所公司中,有96.02%的公司拟进行分红。以锦波生物为例,公司2023年度权益方案为“10股转3股派10元”,共派发现金红利6808.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99.96%;归母净利润约为3亿元,同比增长174.60%;扣非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增长181.02%。   又如五新隧装,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76.34%;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110.55%。公司2023年度权益方案为“10股派3元”,共派发现金红利2628.27万元。   在股份回购方面,2023年共有5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合计10.69亿元;超过50家公司披露“董监高”人员增持公告,看好企业发展,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分红监管差异化安排   近年来,国家对上市公司分红愈加重视。比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举措包括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等。   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0号——权益分派》于4月30日正式实施。此次新规放宽了审议权益分派方案的时间要求,让上市公司自行灵活确定分红时间,且可以一年内多次分红。同时,新规明确中期分红以最近一期经审计未分配利润为基准。   区别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暂不实施风险警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考虑到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经营业绩波动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留存利润可用于扩大企业规模、抗风险储备等,不宜强制实施现金分红。同时,北交所开市运行时间较短,多数公司上市时间还不到三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及公司经营情况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北交所暂不将分红不达标作为减持的前置条件,而是设置亏损减持限制。指南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中,北交所自愿分红的公司较多,对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分红比例已经不低。考虑到北交所公司普遍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将控股股东、实控人减持与公司经营情况绑定,有助于提升其稳健经营意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这些差异都是基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市场定位。 (责任编辑:张紫祎)...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