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市场定位 北交所上市审核“变”与“不变”

小微 小微
55924
2024月04月29日

  新“国九条”要求,提高沪深主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但对开市运行不到三年的北交所,新“国九条”对其上市标准未做具体要求。

坚守市场定位 北交所上市审核“变”与“不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接近监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北交所未对上市财务标准进行调整,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现行财务指标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二是进一步通过从严监管提高拟上市公司质量,包括加强公开发行的信息披露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这是对“315新政”“两强两严”和优化资本市场功能要求的有效落实。

坚守市场定位 北交所上市审核“变”与“不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维持上市标准

  新“国九条”提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错位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

  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衔接,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研究提高上市财务指标,优化板块定位规则,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投资标的。其中,特别强调北交所“要持续提升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功能”。

  “立足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北交所针对中小企业和创新特点设置多元上市标准,与沪深市场各板块形成差异化的定位,更好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业态的企业融资发展需求,在拓宽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投资标的。”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北交所共有四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上市门槛与“两创板”有较大差距。比如,北交所标准一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相比之下,修订后的创业板标准一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科创板标准一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北交所上市标准一更受企业青睐。在已上市的248家北交所公司中,237家公司选择标准一,占比95.56%;选择标准二、三、四的公司数量分别有6家、1家及4家。

  浙商证券分析师黄宇宸表示,上市门槛的调整有助于促进不同板块的差别化定位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北交所吸引更多优质公司。

  在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国九条”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的市场机遇。“对于发展阶段偏早、规模较小,净利润在四五千万元左右,且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北交所可以切实助力这些企业发展。”刘平安说。

  北交所的市场特色会愈加鲜明。“北交所在近日修订的规则中加强了‘符合定位’的规定,预计今年出台定位方面的细则会是重中之重。北交所或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定位,特色将更鲜明。”申万宏源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告诉记者。

  北交所“专精特新”成色足。运行两年多来,北交所有力支持了一大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目前,北交所有一半上市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新“国九条”或对北交所转板机制带来一定影响。刘靖认为,“随着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标准提升,预计北交所转板标准将相应提升。”

  上市审核趋严

  围绕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新“国九条”从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三个方面细化了要求。北交所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等规则做了修订,上市标准暂未变化,但审核风向和尺度趋严。

  首先,把防范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发行人保证相关信息披露准确真实反映企业经营能力。要求保荐机构充分运用资金流水核查、客户供应商穿透核查、现场核验等方式,防范财务造假。中介机构及相关主体组织、指使、配合发行人从事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妨碍检查等行为的,可以采取3年内不接受申报文件的措施。

  其次,加强现场督导力度。此次审核规则修订强调现场督导作为主要审核手段之一,无论在申报受理、审核还是会后事项处理任一阶段,只要存在重大疑问且无法解释的,北交所均可以对保荐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启动现场督导。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妨碍现场督导等措施的,可以终止审核、采取纪律处分等措施。

  第三,从严监管“一查即撤”“一督即撤”。对于收到现场检查、现场督导通知后申请撤回或者因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被否决,从而被各交易所终止审核的项目,发行人需要经过6个月后才能再次申报。此举将有效防止发行人及中介机构“钻空子”,撤否之后立马转道申报。

  “北交所几乎同步了沪深交易所的所有严监管措施,包括收紧上市审核标准以及减持限制、鼓励分红、加强退市等规则。从历史上看,北交所对申报企业进行分拆上市、关联交易、客户集中、同业竞争、研发资本化、业绩波动较大等情况的包容度较高,预计未来将同步收紧,进一步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刘靖说。

  市场人士表示,修订后的审核规则进一步明确发行人、保荐机构应当就申报企业是否符合北交所定位进行专项说明并出具专项意见,凸显北交所审核对“板块定位”“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息披露文件质量”等方面的关注,拟申报企业、中介机构要结合上述问题做好充分评估,避免因此耽误企业上市进程。

  在上市审核趋严的大背景下,中介机构的压力明显增加。“证券发行人对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新‘国九条’出台后,证券发行人对证券律所成立时间、核心业务及主办律师证券从业经历更加关注,同时对证券业务的问题梳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看中,并由此推断律师是否具备专业能力”。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唐申秋告诉记者,“若未来审核现场检查提高比例,项目投入的资源会相应增加”。

  除了提升专业能力,唐申秋希望进一步深耕项目,选择优质、有前景的项目。“以项目高质量、低风险为核心目标,对项目进行深耕服务,确保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的要求。”唐申秋说。

  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助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北交所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严格执行审核标准、严把市场入口关。下一步,北交所将贯彻从严监管导向,坚持质量优先,强化对拟上市企业客户、供应商、资金流水等方面的核查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审核监管,综合运用公开问询、调阅底稿、现场督导等多种手段,严防财务造假,严格把关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性,重点关注企业的创新性、可投性,推动创新成色足、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可信赖的优质中小企业发行上市,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责任编辑:张紫祎)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人保车险,人保有温度_地热能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

人保车险,人保有温度_地热能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

小微 小微
63988
2024-04-09
人保车险,人保有温度_地热能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 2024年4月9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1481 98 4月8日,中国石化宣布其部署在海南的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这一深度不仅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而且还在多个地层获得了地热资源,标志着华南地区深层地热勘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8日,中国石化宣布其部署在海南的福深热1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这一深度不仅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而且还在多个地层获得了地热资源,标志着华南地区深层地热勘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福深热1井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其钻探目标为2.5亿年前的花岗岩,属于深层干热岩地热井。自2023年8月开钻以来,该井应用了包括“双驱钻井+高压喷射”在内的多项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使钻探过程更为高效和安全。 在钻探过程中,福深热1井在3900米附近钻获了温度达150摄氏度的地热资源储层,这一温度已经超过了高温地热标准。更为令人瞩目的是,在5123米深度,该井钻获了温度高达188.71摄氏度的地热储层,这一温度不仅远超过了高温地热标准,更是达到了国家能源行业标准规定的干热岩温度界限。 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深层地热勘探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也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等特点。干热岩作为地热资源的一种,其高温特性使得其在发电、供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福深热1井的成功钻探,不仅揭示了华南深层地热形成与富集机理,而且为我国干热岩勘探在地区和深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突破有望推动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进入新的阶段,为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工作的深入,我们期待在深层地热资源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发现,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干热岩地热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兴地热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等特点。其温度通常高于200℃,甚至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而且埋藏于地下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这种特性使得干热岩成为了一种不受季节、气候制约的可再生资源。 其次,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在发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利用干热岩中的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可以实现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干热岩发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 此外,干热岩还可以用于供暖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供热技术,干热岩供热既环保又经济。它采用分布式能源方式,无需建设热源厂和开挖路面、敷设大量热力管网,同时开发过程也不需抽取地下水,不会影响地下水层。更重要的是,干热岩供热技术可以为居民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且供暖温度超出市政标准,常年保持在恒温状态。 此外,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还可以应用于强化石油开采等领域,通过提高地层温度来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开采效率。 综上所述,干热岩地热能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工作的深入,干热岩地热能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然而,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技术、成本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8532亿吨,可开采资源量相当于标准煤2560亿吨,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热储温度达到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的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等省市地热储层多、储量大、分布广,是我国最大的地热资源开发区。 《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 中国是全球范围中低温地热能最为富集的国家,温度在50摄氏度-120摄氏度的中低温地热能是城市集中供暖、制冷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案。通过钻凿地下1500米-4000米深度的地热井开发地热资源,通过密闭系统提取热能,再将原水回注到地下同一地层,实现采灌平衡...
2024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环境及未来发展方向_人保财险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

2024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环境及未来发展方向_人保财险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

小微 小微
65062
2024-04-17
2024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环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4年4月17日 来源:互联网 1001 63 微特电机是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高端装备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机电部件,下游应用广泛。随着工业4.0时代的持续推进,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微特电机行业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特电机是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高端装备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机电部件,下游应用广泛。随着工业4.0时代的持续推进,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微特电机行业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微特电机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64.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560.6亿美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特电机是一种小型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简称微电机,通常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W或具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电机。它常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机械装置中,具有体积小、功率高、效率高、噪音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微特电机技术强国。 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微特电机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稳固地占据了先进技术的优势地位。而中国则依托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原材料成本,成功实现了微特电机的大规模生产,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产量。 然而,尽管中国在产量上取得了显著优势,但在高端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却相对不足。目前,中国的产品线中仍缺乏精密电机、特种电机、新原理电机等高端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微特电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微特电机行业市场环境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各项产业规划,到节能减排要求,再到制造强国战略,在政策端为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 工信部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节能减排要求加速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的应用渗透,家电领域的存量更新替代有望强化家电领域电机市场韧性。国家政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高端精密微特电机方面将为电机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电机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产量都已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电机产业的国际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机,特别是中小电机的主要生产制造基地,多家国际知名电机制造商如 ABB、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均在中国设立了制造中心。 从下游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进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器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微特电机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中国是全球微特电机的第一生产大国,目前我国微电机行业已形成产品开发、生产,以及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专用制造设备、专用测试仪器相互配套、基本完整的微电机工业体系,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处于较快发展阶段。 作为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导产业,随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大潮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持续推进,微特电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深入拓展,将带来行业新变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11212 2941 3741 4541 5370 6241 推荐阅读 家用电子秤是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通常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 ...
人保财险政银保 ,人保服务_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分析 原料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人保财险政银保 ,人保服务_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分析 原料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小微 小微
73705
2024-04-18
人保财险政银保 ,人保服务_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分析 原料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4年4月18日 来源:互联网 1285 84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料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且复杂的态势。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正在持续增长。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原料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化工、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中游主要包括中间体、原料药的加工制造,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下游为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医药、保健品、饲料、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滑,从1822亿美元降至1750亿美元,下降3.95%;但市场从2021年便很快开始恢复了增长,202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2040亿美元。 就目前世界竞争格局而言,欧美等原料药制备强国主要依据自身掌握较为先进的化学合成工艺以及具有的专利和技术优势赚取产品的高附加值,而我国则更多地凭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进行大宗原料药的生产。虽然我国多数化学原料药尤其是低端原料药生产工艺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在世界原料药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高端产品尤其是份额较大的专利药物原料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国的企业急需通过加快研发提高自身的技术工艺水平,突破现状,进入更高利润水平的规范市场;而先实现突破的企业必将获得更多的收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全球化专业分工的深入,由于成本上升和环保压力,欧美地区的制药公司以及保健品公司正逐渐分离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及中间体、保健品原料生产环节,将其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现行国家主导产业升级的形势下,环保高压势必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竞争格局改善后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持续较长时间。 从供给分布来看,原料药行业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原料药生产和研发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凭借技术、成本和规模等优势,在全球原料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和优化,原料药行业的供给分布也在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受环保政策、产能过剩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原料药行业产量有所下滑。2021年开始恢复了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原料药产量达362.6万吨,同比增长17.50%。2022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319亿元,增长趋势相对稳定。 目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原料药出口规模接近全球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产品类型主要以大宗原料药为主,在维生素C、青霉素钾盐、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60多个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原料药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中游包括普洛药业、国邦医药、新华制药、九洲药业、华海药业、海普瑞、天宇股份等。 原料药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原料药行业受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严格监管,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升环保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创新药专利到期高峰的到来,原料药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也有望凭借自身成本优势和质量控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原料药行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总体来说是积极向好的。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以及人们对治疗和预防疾病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料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原料药行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总体上是积极的。随着需求的增长、技术的创新和竞争的加剧,原料药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行业内的挑战和风险,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相关文章推荐: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
人保有温度,人保护你周全_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进出口市场分析2024

人保有温度,人保护你周全_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进出口市场分析2024

小微 小微
64443
2024-04-19
人保有温度,人保护你周全_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进出口市场分析2024 2024年4月19日 来源:互联网 1388 91 木耳,又叫云耳、桑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木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木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稳健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范围内对木耳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木耳作为传统的食材和药材,其消费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此外,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木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木耳,又叫云耳、桑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家盛赞其为“素中之荤”。木耳的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其极其丰富的铁、维生素K含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木耳菌丝体是由无色透明,具有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菌丝在基质中吸收养料,在树皮下形成扇状菌丝体。木耳子实体薄而有弹性、胶质、半透明,中凹,常常呈耳状或环状,渐变为叶状。基部狭窄成耳根,表面光滑,或有脉络状的皱纹,直径一般4厘米~10厘米,大的可达12厘米以上。干后强烈收缩,上表面子实层变为深褐色至近黑色,下表面呈暗灰褐色,布满极短的绒毛。 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和浙江等地,其中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海林市、东宁市(2012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木耳批发市场)和吉林省蛟河县黄松甸镇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基地。国内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辽宁桓仁等。湖北房县、随州、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木耳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链上游包括木耳的种植和采摘,中游包括木耳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下游则包括木耳的销售和分发。这种完善的产业链结构不仅保证了木耳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也为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2021年中国黑木耳产量约712.3万吨。黑木耳产量较大的省市主要是黑龙江、吉林、福建、江苏、陕西、浙江等,其中黑龙江是国内黑木耳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44.63%。2021年毛木耳产量约195.6万吨。毛木耳产量较大的省市主要是四川、山东、福建、广西、江西、河南等,其中四川是国内毛木耳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48.36%。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木耳行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者,包括种植户、加工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这些竞争者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同时,一些具有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的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我国干木耳进口数量相对较少,近三年干木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21年中国干木耳进口数量为9675千克;进口金额为157639美元。2018-2022年中国干木耳出口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干木耳出口数量为9764155千克;出口金额为144882451美元。从干木耳进出口均价来看,出口均价呈稳定下降走势,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干木耳出口均价为14.83美元/千克;2021年中国干木耳进口均价为16.29美元/千克。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木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低热量、高纤维的食材,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不仅在国内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木耳的出口量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木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将提高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品牌建设将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木耳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将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同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企业也需要注意到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加强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
投资项目渐次落地 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新设数量减少

投资项目渐次落地 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新设数量减少

小微 小微
72626
2024-04-19
在经历了数年的集中设立小高峰后,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的新设数量开始减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界认为,新设基金减少的主要原因,或与相关基金逐步进入运作期、投资项目渐次落地有关。另外,股权投资市场降温,也使得新设基金需求有所萎缩。未来,随着经验逐渐积累,险资系私募基金及股权投资将迎来平稳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设私募基金减少 目前,官方暂未发布保险资管的私募股权基金最新登记和设立情况,但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经历多年增长后,自去年开始,具有保险背景的管理人开始减少私募股权基金新登记。今年前3个月,保险系私募基金管理人仅登记1只私募股权基金,由国寿集团旗下国寿金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登记,基金规模约20亿元。 去年,保险系私募基金的登记数量已出现下滑。来自行业的一份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系私募管理人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14只,较2022年减少7只;登记规模527亿元,同比下降超五成。这是自2019年有相关数据公布以来,保险系私募基金的年度登记数量和规模首次同比缩水。 此前,根据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协会登记的保险私募基金数量逐年增长,规模也连续四年达千亿元以上。2019年~2022年,各年度登记的私募基金数量分别为5只、15只、17只、21只,登记规模分别为1050亿元、1339亿元、1071亿元、1218亿元。 从数据上看,不仅私募基金成立数量减少,股权投资计划登记量也出现减少的趋势。今年前3个月,保险资管登记股权投资计划2只,规模3亿元,数量、规模均同比减少。这2只新登记的股权计划,即“建信保险资管—璎黎药业股权投资计划”和“民生通惠—智造1号股权投资计划”。 投资项目陆续落地 综合业内人士的分析,新登记私募基金数量减少,原因之一可能在于,过去几年保险资管接连成立的基金陆续进入投资运作阶段,新设立基金的诉求减少。 有市场化私募股权基金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险资系私募基金以投资中后期企业或成熟项目为主,与天使投资和创投基金相比,可投标的要少得多。因此,理论上一家险资系基金管理人发起成立的基金不会太多。 借助公开信息,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到,保险系私募基金逐渐落地了投资,案例也越来越多。 例如,在保险系基金偏爱的康养领域,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备案成立的太保源申康复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向的标的包括厦门源申康复医院有限公司、上海源申金迈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大家保险旗下的远见共创资本2022年登记备案的大家(深圳)健康养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已投向多个企业,持股比例均为99.99%,具体包括大家健养(深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大家城心(上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家怡居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在科技领域,华泰资产旗下的华泰宝利2022年登记备案的宁波华淳保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目前已投向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创新投资管理公司2022年备案的太平(深圳)乡村振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已投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两当县太平助农销售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7%。 另外,保险资金还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参与投资股权基金。近日,人保资本与菜鸟物流携手共同设立仓储物流股权投资基金,即嘉兴保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聚焦投资于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圈多处高标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基金投资总资产规模约30亿元,人保资本为基石投资之外,另一险资机构太平资本也参与投资。这2家险资机构分别通过“人保资本—菜鸟物流高标仓股权投资计划”、“太平资本—菜鸟网络高标仓股权投资计划”进行投资,两个股权计划均于2023年11月8日在保险资管协会完成登记,今年正式提款投资。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位保险资管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保险资管公司的股权计划设立也出现过小高峰,部分公司在积极尝试后也遇到了“交学费”的情况,整体会更趋理性。私募股权基金也类似,“股”的特性与险资擅长的固收投资有天然差异,仍需要摸索。另外,股权投资环境已变得越来越不易,保险资管在逐渐积累经验,寻找适合自身的领域和投资机遇。 有业界人士此前表示,从定位来说,保险私募管理人作为专业的股权投资平台,肩负着培育与提升保险行业整体的股权投资能力、服务战略发展等多重功能。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出,保险系私募基金的投向主要是健康养老、新能源、科创、基础设施等领域。 从目前的保险业看,头部机构基本都已成立股权投资平台或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部分公司旗下相关股权平台还不止一家,自建团队是主要方式,并已具备一定经验和实力。 平安资管总经理助理苏天鹏去年12月在行业论坛上表示,保险资管公司在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要创新投资模式,全面支持...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 新茶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 新茶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小微 小微
64395
2024-04-24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 新茶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2024年4月24日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新闻网 国际金融报 经济参考报 1482 98 4月23日,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招股书,此次茶百道共集资25.86亿港元,这也是2024年目前港股最大IPO。在此背景下,难挡破发——发行价为17.5港元/股,共发行1.48亿股股票,没有基石投资人,发行市值超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 4月23日,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迄今为止2024年度港股最大IPO,茶百道也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的“新茶饮第二股”。 据招股书,此次茶百道共集资25.86亿港元,这也是2024年目前港股最大IPO。在此背景下,难挡破发——发行价为17.5港元/股,共发行1.48亿股股票,没有基石投资人,发行市值超200亿港元,但开盘后跌幅超30%。 有分析指出,估值过高可能是茶百道上市首日大跌的原因,而“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目前市值不足40亿港元。 茶百道早前在招股书称,募集资金拟用于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及强化供应链、开发数字化能力、委聘和培训专业人才、品牌打造及推广活动、产品开发及创新,以及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咖灰”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茶百道由王霄锟和刘洧宏夫妇创立,首家门店于2008年在四川成都开业,主要通过加盟模式扩张网络。 2023年8月,茶百道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4年3月24日,其通过港交所聆讯。 招股文件显示,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分别实现营收36.44亿元、42.32亿元、57.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0亿、9.7亿和12.6亿元。 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在中国共有8016家门店(其中直营店6家、加盟店8010家),实现中国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2023年,茶百道门店总销量10.16亿杯,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 新茶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竞争激烈,新开出的门店、新出现的品牌如雨后春笋。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8月31日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51.5万家,比2020年年底37.8万家,增长超36%。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茶饮的存量博弈时代已经到来。 从目前国内新茶饮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奈雪、喜茶、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外,茶百道、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茶颜悦色等连锁茶饮品牌也均纷纷崛起。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2023年,“内卷”席卷了整个咖啡、茶饮界。新茶饮们“贴身肉搏”,一边忙着冲刺万店、扩大规模优势,一边争相出海、寻求上市。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产品可以复制,模式可以复制,价格可以模仿,门店也可以克隆,但是供应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未来,只有头部企业才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的能力,而整个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 报告根据新式现制茶饮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新式现制茶饮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式现制茶饮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新式现制茶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想要了解更多新式茶饮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11260 2973 3773 4573 5386 6273 推荐阅读 汽车微电机,全称为微型特种电机,在汽车制动、转向、调速和发动机冷却等基本功能中扮演着执行器件的角色。同时,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