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中国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99.2亿元

中国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99.2亿元

小微 小微
65299
2025-07-08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记者7月8日从中国太保寿险获悉,该公司上半年商保赔付件数194.7万件,赔付金额99.2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重疾赔付7.7万件,金额52.3亿元;医疗赔付182.7万件,金额27.4亿元;身故与伤残赔付4.3万件,金额19.5亿元。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寿险应用智能决策的案件实现件均审核时效8.06秒;累计为近3000名客户提供重疾绿色通道和理赔垫付服务;深化适老服务,上门服务累计近2000人次。(记者张千千)...
探索慢病人群长期用药需求 众安保险迭代旗下百万医疗险

探索慢病人群长期用药需求 众安保险迭代旗下百万医疗险

小微 小微
67330
2025-07-02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7月2日,众安保险针对慢病人群长期用药保障的空白地带,对旗下众民保百万医疗险进行迭代,发布“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以下简称“众民保2025”),探索慢病人群长期用药需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众民保2025在药品责任上,对必选责任和可选责任两方面进行升级,同时新增可选药品责任,主要针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通过可选加油包形式为慢病人群提供长期用药保障,常见病原研药也涵盖,投保前已有的慢病用药亦可赔付。在保障范围上,众民保2025对住院医疗保障范围进行拓展,新增门诊手术及住院前后30天的门急诊费用,公司表示这是业内首个将保障拓展至门诊手术的免健告医疗险。 众安保险健康险产品负责人表示:“在为投保客户提供理赔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慢性病患者最核心痛点不是住院,而是长期用药的经济压力与用药自由度。因此我们选择持续响应用户需求,对众民保百万医疗险的迭代侧重于用药需求。作为保险产品的供给方,我们的使命是持续开发满足不同客群需求的产品,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健康险产品线,让健康人群、慢病患者、重疾患者能买到更适合的医疗险。”...
两部门发文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两部门发文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小微 小微
68839
2025-07-02
  国家医保局网站7月1日消息,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于近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医保、卫生健康部门职能,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认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这一举措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未来商业保险将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充分尊重险企市场主体地位   《若干措施》提出,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况必需的创新药,可商有关部门研究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可行路径。适应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需要,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在国家医保局7月1日上午举行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从制定程序上看,商保创新药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发挥医保目录调整专家优势、减轻医药企业多头申报的事务性负担,考虑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企业可自主申报纳入医保目录或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两者。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各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等将充分参与的机制。商业健康保险专家对药品是否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以及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黄心宇表示。   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数据   “支持创新是医保目录的主要价值导向。”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介绍,近年来,医保目录在调整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核心,建立全面支持创新药以造福患者的准入机制,助力构建覆盖14亿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药品创新价值评估机制,在支持创新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王国栋介绍,2018年以来,共有149个创新药(主要是1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占新增药品数量的17%。截至今年5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医保基金支出已达4100亿元,带动药品销售金额超6000亿元。2024年当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基金支出已超过1000亿元,可以说医保正在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   王国栋表示,为了更好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避免陷入内卷化竞争,《若干措施》提出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瞄准临床需求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提升创新效率,走差异化创新之路。探索推动真实世界数据在医保准入、续约等方面的应用。“简单说就是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将会对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的药品给予更多的支持,引导医药行业瞄准真创新和差异化创新,努力创造更好的临床价值。”   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王小宁介绍,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由“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不断赢得国际赞誉,为世界提供了守护生命健康的“中国方案”。有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若干措施》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支持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王小宁表示,国家医保局将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加强国际推广。为了支持部分创新药海外上市,借鉴国际的做法,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实行谈判价格保密。对于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将探索更加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天风证券认为,近年来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快速增长,为创新药企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对其核心管线在海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也为国内药企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中国人寿上半年寿险赔付金额超302亿元

中国人寿上半年寿险赔付金额超302亿元

小微 小微
65199
2025-07-01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记者7月1日从中国人寿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寿险赔付超1214万件,赔付金额超302亿元,获赔率99.6%。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足普惠金融,中国人寿寿险业务上半年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79亿元;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36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中国人寿通过数智驱动运营效能提升,上半年该公司寿险“免报案、免资料”的一站式直付案件超200万件;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赔付金额46亿元,电子发票理赔的整体理赔时效0.3天。   此外,上半年该公司重大疾病“一日赔”近11.4万件,赔付金额超51.7亿元;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记者张千千)...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6月30日截止参保 7月1日生效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6月30日截止参保 7月1日生效

小微 小微
61487
2025-06-30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6月3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深圳惠民保”承保机构获悉,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将于6月30日24时截止,未参保的市民需抓紧办理,保障将于2025年7月1日0时生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惠民保”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共同指导,保费维持不变,88元/人/年,日均仅需0.24元,保障超400万元,且参保条件宽松,不限年龄、健康状况、职业,只要有深圳医保或有异地医保的深户都能参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政府指导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深圳惠民保”支持使用医保个账为符合参保条件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支付保费,无需现金支出。作为深圳医保的重要补充部分,“深圳惠民保”保障范围紧密衔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医保目录内、外高额医疗费用,涵盖普通门诊、门特、住院,能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今年,“深圳惠民保”保费88元/人保持不变,保障全面升级,不仅五项保障待遇免赔额较上年同期各降4000元,连续参保可享优待——连续2年及以上的参保人群免赔额再降1000元;同时拓宽了住院自费、罕见病高价药及“港澳药械通”专项待遇保障范围。深圳市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无论是住院自费项目,还是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治疗等,都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承保机构提醒,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即将截止,正常参加并缴纳深圳医保的人员,以及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均可参保。参保人可通过多种便捷渠道进行参保缴费,如关注官方指定参保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或通过“深圳医保”“微保”微信公众号、“支付宝”“云闪付”“i深圳”“交通银行”“粤省事”APP及“粤省事”小程序等,也可前往线下服务窗口咨询办理。...
中国信保1至5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4.6%

中国信保1至5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4.6%

小微 小微
55471
2025-06-26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张千千)记者26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悉,今年1至5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出口渗透率达26.9%,支持企业保订单、抢出口、防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中国信保26日举办的第三届数字金融服务节暨第六届小微客户服务节主题日活动上,中国信保发布了“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该指数已连续三年对社会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近三年,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所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综合指数风险分值年均上升幅度为7.2%。   中国信保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浩表示,今年4月至8月底,中国信保围绕“数字促普惠”和“服务稳外贸”两个工作目标,正在实施以数字化服务为主的“惠企扩面、兴企提质、助企增效”三大专项行动,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出海提供更加便利易得、有效充分的金融支持。 ...
分红险热度高 监管新规禁止“内卷式”竞争

分红险热度高 监管新规禁止“内卷式”竞争

小微 小微
58174
2025-06-23
  随着预定利率走低、分红险市场不断扩大,监管新规正为行业打下禁止“内卷式”竞争的“预防针”。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向业内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以下简称《监管意见》),文件明确保险公司应当充分论证拟分红水平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相关情形,要求不得偏离账户资产负债和投资收益实际情况,随意抬高分红水平搞“内卷式”竞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监管意见》列出若干具体情形,存在这些情形的保险公司,应当充分论证拟分红水平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提交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具体来看,拟分红水平对应的投资收益率超过公司分红保险账户过去3年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的较低者的;分红保险账户特别储备为负值,或者当期分红实施后分红保险账户特别储备将为负值的;设立时间不足3年或公司监管评级为1级至3级的分红保险账户,拟分红水平超过人身保险业过去3年平均财务收益率(3.20%)的;公司监管评级为4级至5级,且分红保险账户拟分红水平超过产品预定利率的;公司产品、精算、投资、财务等资产负债管理职能部门认为需要提交审议的其他情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规推出正值各大险企力推分红险之时,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有望预防行业无序竞争。“当前分红险市场热度高涨,部分公司为了抢占份额,可能在分红演示或实际分配上较为激进,试图通过虚高的分红预期吸引客户。”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规的核心在于遏制这种脱离投资能力、不可持续的非理性竞争,要求分红必须基于账户真实的投资收益和资产负债状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以来,国内分红险市场蓬勃发展。“从供给端来看,随着各大保险公司分红险产品及队伍储备日益丰富、产品策略向分红险倾斜,分红险成为当前多数保险公司的主推产品。”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预定利率下调成为市场偏好分红险的主要推动力。去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提出对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进行调整,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相关规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研究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关事项,并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例会,与会专家对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较上一季度的2.34%下调21个基点。   根据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当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应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同时,在调整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时,要按照一定的差值合理调整分红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最高值。有行业分析认为,若下个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继续低于2.25%,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下调,且预定利率最高值应为0.25%的整数倍。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黄怡婷表示,在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压力下,浮动收益型产品吸引力有望增强。“从中长期来看,传统险预定利率将降至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更具发展土壤。”...
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 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

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 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

小微 小微
60168
2025-06-20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记者6月20日从北京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非法保险陷阱多,三招教你辨真伪”,提醒消费者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鱼目混珠,打着保险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双眼,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列出了三类陷阱:一是假借保险之名,销售非保险产品。部分在职或已离职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便利和消费者信任,假借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名义,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概念,以“高收益”“低风险”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违反保险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是伪造保险合同,涉嫌集资与诈骗。个别不法分子或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经营主体,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方式,以收取保费的名义骗取资金,兜售不受法律保护、无法获得正常理赔的“假保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 三是安全统筹非保险,资金安全难保障。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赠礼、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此类机构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与消费者签订的“XX统筹”“XX互助”“XX联盟”等合同不是保险合同,如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为防范保险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消费者购买产品,要牢记三招,辨保险真伪。 一是选渠道,辨公司产品。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许可证信息查询页面(https://xkz.nfra.gov.cn),查询保险许可证、保险中介许可证,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https://www.jrcpcx.cn),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 二是防假冒,辨人员资质。消费者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要注意查验销售人员执业信息,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也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务服务窗口(http://nfra.gjzwfw.gov.cn)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切勿相信任何“代缴保费”服务,保费应直接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切勿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 三是多留心,辨保单真假。投保完成后,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保险合同、保单等,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保单核实,或通过中国银保信旗下的“金事通”APP查询名下保单信息,也可通过“中国银保信金融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扫码查验”服务功能,查验电子保单真伪。...
保险业开放稳步扩展 外资机构保费市场份额达9%

保险业开放稳步扩展 外资机构保费市场份额达9%

小微 小微
63627
2025-06-19
  两家外资保险机构获批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已提升至9%……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18日表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共同筑牢全球金融安全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云泽在当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介绍说,近年来,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目前,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中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此外,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也于近期获批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云泽表示,希望更多外资机构积极参与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试点,更好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投资管理等专业优势。同时,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加大布局,更好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等综合化金融需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顾保险业2024年“成绩单”,外资保险机构在上一年度取得了不俗业绩。综合各险企公布的2024年财报来看,多家外资公司进入人身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前10名。其中,友邦人寿位于总榜第三位,并一举夺得外资人身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冠军”。2024年,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达718.37亿元,较2023年的607.61亿元同比增长18.23%;招商信诺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414.83亿元,较2023年的346.46亿元同比增长19.74%;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04.2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31.87亿元同比增长31.19%。此外,中信保诚、中银三星和大都会人寿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也均超过250亿元。   在市场份额方面,大都会人寿、汇丰人寿等外资机构逆势攀升。在市场份额增幅居前的人寿险企中,大都会人寿份额增幅最大,达0.52个百分点;汇丰人寿市场份额增长0.50个百分点,中宏人寿增长0.47个百分点,友邦人寿、复星保德信分别增长0.45个百分点。   外资还通过增资等手段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业务。   中意财险于今年2月和4月连发公告,其外资股东意大利忠利保险两次对其增资,总计折合人民币3.92亿元。增资完成后,中意财险注册资本金将达到16.92亿元。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德国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向国民养老增资2.28亿元、汇丰人寿全资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增资3.62亿元、中信保诚由中方股东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外资股东英国保诚集团共同增资25亿元等多家外资参加的增资计划披露。   外资密集加码体现了其对内地保险市场的看好与支持。“作为集团财富管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汇丰致力于积极拓展保险业务在亚洲,包括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与发展。”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增资体现了公司股东对于汇丰人寿在中国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支持,并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
聚合资源分散风险 共保体队伍再添内贸险“新成员”

聚合资源分散风险 共保体队伍再添内贸险“新成员”

小微 小微
63182
2025-06-16
  保险行业日前成立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共保体(以下简称“内贸险共保体”),成为共保体模式下又一最新实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内贸险共保体由多家直保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组成,通过直保与再保联通模式,提升内贸险业务承保能力,满足企业保险需求,助力扩面提额。同时,该模式有利于分散业务风险,促进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保险机构内贸险基础数据积累不足、风险容忍度偏低、保障能力不够等问题。据悉,内贸险共保体首期提供保险保障100亿元,后续根据实际需求逐步扩大。   实际上,共保体并非保险行业的“新鲜事物”。据业内人士介绍,共保体作为一种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为某一行业或产业进行风险分担的机制,旨在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分散高额风险,为特定领域提供稳定、充足的保险保障。通过成员间的协同合作,降低单一保险机构的承保压力,提升服务效率。   今年以来,多地多主体积极探索共保体新实践。   例如,河南金融监管局此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贸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十项“硬核”举措,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其中提到,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将普惠统保平台政策覆盖率提升至45%以上。丰富保险产品种类,积极探索以共保体形式开展“跨境电商保”业务。   深圳启动“跨境电商保”试点,支持外贸企业防风险拓市场。深圳金融监管局此前与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外贸力度工作方案》,动态梳理外贸企业清单,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外贸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充分发挥“统保”平台作用,加大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深圳“跨境电商保”试点已正式启动,跨境电商境内采购应付账款保证保险产品已上架,辖内6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主动对接深圳跨境电商阳光化企业“白名单”。   除了内外贸领域,共保体也正发挥着独特优势护航科技创新活动。   今年3月,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北京地区20家保险机构组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成立后不久,该共保体便迎来了“首单”。   5月21日,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为保障本次发射任务顺利实施,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发挥保障有力、专业高效的服务优势,集合各成员承保能力,为本次发射任务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以及从询价到承保出单的全流程服务,整体投保周期较以往缩短20%,充分满足企业保险保障需求。   北京金融监管局表示,组建共保体优化保险服务,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承保能力,构建稳定的商业航天承保体系,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共保体”也频频出现在各项政策文件中。今年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其中提出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中试、网络安全等风险分散试点。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已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在应对大型、新兴或风险高度集中的领域时,如大宗贸易信用风险、商业航天发射、重大科技攻关等,单一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往往不足以覆盖。共保体通过‘风险共担、能力聚合、资源共享’的核心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一痛点。”业内专家指出,近期,内贸险共保体的成立,以及近期深圳“跨境电商保”、北京商业航天共保体的实践,标志着共保体模式向更广泛的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深度拓展,其意义不仅在于短期内丰富了保险供给,更在于构建了长效、稳定的风险保障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