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苑股份创业板IPO,聚焦精细化学品领域,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

小微 小微
49409
2024月03月07日

(原标题:博苑股份创业板IPO,聚焦精细化学品领域,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

博苑股份创业板IPO,聚焦精细化学品领域,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深交所官网信息,近日,山东博苑医药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苑股份”)更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博苑股份创业板IPO,聚焦精细化学品领域,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博苑股份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及资源综合利用,主营业务包括有机碘化物、无机碘化物、贵金属催化剂、发光材料、六甲基二硅氮烷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基于资源综合利用资质与工艺技术优势开展含碘、贵金属等物料的回收利用业务,为客户提供贵金属催化剂、六甲基二硅氮烷等加工服务。其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光电材料、饲料、食品等领域。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精细化学品销售的营收占比在80%以上,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资源综合利用服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李成林、于国清合计控制博苑股份6150万股,占比79.77%;二人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为公司共同控股股东。

本次申请上市,博苑股份拟募集资金约6.68亿元,用于100吨/年贵金属催化剂、60吨/年高端发光新材料、4100吨/年高端有机碘、溴新材料项目;年产1000吨造影剂中间体、 5000吨邻苯基苯酚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博苑股份分别实现营收约3.79亿元、5.24亿元、7.98亿元,实现净利润约0.64亿元、1.03亿元、1.76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25亿元,同比增长28.39%;实现净利润约1.82亿元,同比增长3.04%。

博苑股份预计2024年1-3月营业收入为2.7亿元至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2%至14.02%,主要系产品销量增加;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至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动幅度为-8.82%至1.31%,净利润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主要系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导致。

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博苑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30.07%、33.82%、35.18%、32.08%,其中2020年至2021年公司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2022年至2023年1-6月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

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比较,图片来源:招股书

博苑股份存在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6.06%、78.64%、80.99%、82.68%,占比较高。博苑股份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为碘、贵金属,而我国碘、贵金属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如果碘、贵金属涨价,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采购成本和毛利率。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小微 小微
53684
2024-02-01
(原标题: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报讯(记者 刘扬) 月初公开市场转为净回笼。2月1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根据Wind数据,当日有466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回笼4230亿元。此前,1月25日至1月31日的5个交易日里,央行共向市场投放了13130亿元,以便资金面跨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2月,从资金需求端来看,影响春节前后资金面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债券供给、银行信贷“开门红”以及过年现金需求;从资金供给端来看,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央行的宽松货币操作。除此以外,由于春节假期在2月中上旬,因此,春假前后的资金面波动还会受到财政支出和税期预缴的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受企业发薪结算、居民消费或人情往来等因素影响,春节期间企业和居民对现金的需求通常会增加,造成货币发行项在历年春节月份往往环比上升。从DR007偏离政策利率幅度和春节月份现金漏损规模的相关性来看,两者从2017年起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需关注现金漏损因素扰动下,2月资金面环比收紧的可能性。”国投证券固收首席尹睿哲分析认为。 今年1月24日,央行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1万亿元左右流动性。 根据Wind统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除2021年外,央行均采用降准方式来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不过,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下调已让降准空间愈发珍贵,央行实施降准的幅度也相应减小,现阶段调降幅度已调整为0.25个百分点,且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外,央行还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春节前资金面波动。比如,2018年,央行于1-2月连续两月超额续作MLF,实现净投放2580亿元,并于2月通过逆回购净投放3400亿元;2021年,央行在1月超额续作MLF,净投放资金2000亿元;2022年,央行于1-2月连续超额续作MLF,通过MLF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7000亿元;2023年,央行除了通过MLF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外,还采用国库现金定存向市场净投放资金500亿元。 “预计央行会适时开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并适度加大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跨节资金面。”尹睿哲分析认为,“目前流动性投放规模较高、后续降准资金释放以及当下消费信心相对不足的利好因素下,资金面收紧程度可能有限。” 根据Wind统计,从2018年至2023年M0变化情况来看,春节期间现金需求规模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约为1.17万亿元和1.21万亿元,总体相差不大。这也意味着今年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规模或将达到万亿元。...
券商今日金股:4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券商今日金股:4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小微 小微
77766
2024-02-20
券商评级是指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潜力、财务指标、公司运营治理能力,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得出的评论,备受投资者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数库不完全统计,2月20日券商共给予近1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券商2月20日关注的个股聚焦于半导体、酿酒、汽车整车、互联网服务、煤炭、石油、医疗服务、通信服务等行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国内信号链龙头企业,思瑞浦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国信证券、东吴证券、中邮证券等4份研报关注,位居2月20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2月20日又有中邮证券发布研报《收购创芯微拟增加交易对象,收购股权比例拟增加至100%》,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0.3/1.8/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白酒龙头企业——今世缘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国投证券、华金证券等3份研报关注,位居2月20日券商力推股第二。 2月20日又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百亿新起点,乘势登高峰》,调整公司2023-2025年收入101/124/151亿元(前值101/127/157亿元),同比+28%/24%/21%,归母净利润32/38/47亿元(前值31/38/45亿元),同比+26%/22%/22%,当前对应PE为20/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同样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等3份研报关注。 2月20日又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1月批发同比+3%,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高增》,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34.2/166.2/227.1亿元,对应EPS为1.16/1.44/1.96元,对应PE为13/10/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宝信软件、昊华能源、中国石化、华厦眼科、普天科技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午评:大金融股集体走强!A股冲击3000点

午评:大金融股集体走强!A股冲击3000点

小微 小微
61374
2024-02-21
今日A股表现良好,截止午间收盘,沪指涨1.72%、深成指涨1.75%、创业板指涨1.28%。板块上、微盘股、机器人、汽车产业链、电池等方向涨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5000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和银行等大金融板块盘中发力,平安银行、红塔证券等更是实现涨停。 消息面上,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3.95%,比上月调降25个基点。 与此同时据沪深交易所网站,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下阶段,沪深交易所将从制度端、准入端、交易端、信息端、机构端等综合施策,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并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此外,据新浪财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线上出席了证监会2月18日座谈会。 贺强比较关注“T+0”交易制度,他表示,有人说T+0不利于保护散户利益,其实我觉得这个恰恰说反了,T+0交易可以当日止损。全世界期货交易所的制度都是T+0,因为期货交易风险大,必须要当日止损及时规避风险。发现错误了可以及时修正来减少损他建议,如果普遍推出T+0有所担心,可以先在国有大盘股蓝筹股和北交所搞试点。 对于A股后市,中原证券认为,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1.71倍、27.73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水平,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域,适合中长期布局。经济数据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制造业PMI触底回升,财政收入逐步改善,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春节出行和消费较好。证监会新管理层对IPO欺诈发行、从业人员违纪违法加大处罚;限制大股东融券做空套现机制,提高市场规则的公平性;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在诸多利因素的提振下,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反弹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通信设备、文化传媒、医药以及证券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

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

小微 小微
65545
2024-02-22
(原标题: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2月22日),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击,桥体断裂,有桥上车辆落水,目前伤亡情况正在核实。事发道路已实行交通管制,相关部门正在现场处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央广网报道,海事、水警、应急、南海救助等部门正在现场处置。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今天(2月22日),广州市南沙区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击,桥体断裂。 “目前尚未确定撞击船只是否为运沙船,掉落的车辆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仍在核查当中。” 目前,事发道路已实行交通管制,地图显示大桥已双向封闭。 地图显示事发大桥已双向封闭。 刚刚,“广州海事”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 2月22日0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航经洪奇沥水道时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沥心沙大桥桥面断裂,事故原因和伤亡情况正在调查核实。 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沥心沙大桥航段和路面已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请过往船舶车辆注意绕行。 事故后续情况将及时通报。 校对:高源...
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

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

小微 小微
58692
2024-02-27
(原标题: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3岁的“股神”巴菲特写下人生中第46封股东信,给出了其2024年的投资心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地时间2月2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2023年四季报以及2023年年报,同时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巴菲特发布了2024年致股东的信,信中提及接班人、致敬芒格、投资中犯的一个错误、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投资,同时也解释了其对行业和个股投资的底层逻辑。 作为全球投资人的“投资圣经”,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在中国投资圈再度刷屏。巴菲特对中国投资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其“价值投资”理念已深入中国投资界,不少投资人认为目前或到了中国股市的“价值投资”时间。 致敬芒格:他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在去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99岁。 在今年股东信的最开头,巴菲特发文纪念查理·芒格,称芒格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而他自己则是长期负责施工队的“总承包商”。 他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会将伟大的建筑与建筑师联系在一起,而那些倒入混凝土或安装窗户的人很快就被遗忘了。伯克希尔已经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芒格永远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借此高度肯定芒格对伯克希尔公司的巨大贡献。 芒格对于巴菲特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巴菲特之前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早期喜欢买一些便宜的普通公司,即买一些价格严重低于价值的公司。而芒格则劝他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优秀的企业。 巴菲特听从芒格劝告,此后投资于“伟大的公司”,与“伟大的公司”一起成长,并因此获得巨大成功。 接班人:格雷格做好接任CEO的准备 对于外界关注的未来接班人问题,在本次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明确强调了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在各方面都做好了“明天”接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准备。 巴菲特在信中表示,今年的5月4日将召开巴菲特股东大会,巴菲特和两位基金经理——格雷格·艾伯尔以及阿吉特·简(Ajit Jain)将在台上共同回答股东的问题。格雷格负责伯克希尔的所有非保险业务,从各个方面来看他都已经准备好成为伯克希尔的CEO。而阿吉特主要负责保险业务。 财报:去年赚962亿美元,现金储备创纪录 从财报来看,伯克希尔2023年四季度净利润375.7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0.8亿美元翻倍。其中包括来自巴菲特约3500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290.9亿美元,这些股票收益主要来自第一大重仓股苹果,约占投资组合的一半。 全年来看,2023年伯克希尔实现净利润962.23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27.59亿美元。 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从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市值的增幅为15.8%,标普500指数为增长26.3%,明显跑输了标普500。 但长期历史数据来看,在1965—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明显超过标普500指数的10.2%,而1964—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市值增长率是令人吃惊的4384748%,也就是43847倍多,而标普500指数为31223%,即超过312倍。 在信中,巴菲特表示,资本收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根据“收益”来判断伯克希尔的投资价值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收益”包含了股票市场变幻莫测的日日夜夜,甚至包含了股市年复一年的波动。正如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教导的,"从短期来看,市场就像一台投票机;从长期来看,它就成了一台称重机"。 他指出,要预测哪些企业会成为赢家、哪些会成为大输家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那些声称他们知道答案的人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江湖郎中。 巴菲特在信中明确提到其投资目标:“在伯克希尔,我们特别青睐那些未来能够以高回报率投入额外资本的稀有企业,拥有一家这样的公司,然后静静地坐着,几乎可以创造无法估量的财富,甚至是持有者的继承人也有时可以过上一辈子的悠闲生活。” 总体上,巴菲特在强调价值投资是与伟大企业一起成长,而非追涨杀跌。他不认可躁动的市场,指出现在的市场表现出比他年轻时更像赌场的行为,“赌场现在存在于许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诱惑着居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676亿美元。 业内认为,巴菲特注意控制风险,持有大量现金可能意味着巴菲特注意到了一些风险因素,比如当前美国的股市股价已处于历史新高,此时,巴菲特保持了大量的现金,在四季度也小幅减持了苹果股票,一旦市场出现风险可游刃有余处理。 投资策略:我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提到:“我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没有预料到或考虑到公用事业行业监管回报的不利发展。”...
让创新医药“敢研” 让资本市场“敢投” 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让创新医药“敢研” 让资本市场“敢投” 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小微 小微
68455
2024-03-01
(原标题:让创新医药“敢研” 让资本市场“敢投” 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列入到‘新优药械’目录内的产品实现了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本市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在全国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在3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上海市医疗机构采购国谈创新药金额10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73.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去年7月,上海市医保局会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等7个部门共同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涉及九个方面28条举措。记者获悉,在业内的共同支持下,多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医保商保的数据实现了融通共享;商业健康保险理赔的效率迅速提升;鼓励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氛围逐步形成;创新药械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创新药械医保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夏科家表示,通过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对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有利地推动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337.32亿元,可比增长4.9%。“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从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两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本市对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机制不断完善,共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让创新医药“敢研” 让资本市场“敢投” 2023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九大类28条新举措,其中明确,完善基本医保支持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对创新药械形成多方共担支付机制,通过完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市场预期,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和保险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上海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夏科家表示,“28条”希望实现的政策效果是:让医疗机构“敢进”,让参保群众“敢用”,让创新医药“敢研”。“医药研发需要更大的投入,我们从后端给予信心之后,鼓励这些企业在前端更愿意研发,让资本市场敢投,这些效果初步在显现。” 具体来看,一方面,医保对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前三年单列支付,不占用医院医保额度等举措,消除了医疗机构的顾虑;另一方面,基本医保或商业健康保险对上海“新优药械”产品支付全覆盖,消除了参保群众和医药企业的顾虑。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创新药械的临床应用,相关企业直接受益,快速拓展市场。数据显示,医疗机构使用这些国谈创新药的积极性在增加,金额在迅速增长。”夏科家表示。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337.32亿元,增长4.9%,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859.75亿元,治疗性生物制品、植介入器械、医疗影像设备等细分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创新成果方面,2016年以来,上海研制了23款1类创新药,数量约占全国17%,涵盖肿瘤、代谢、免疫、神经等疾病治疗领域。41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占全国17%。 跨国药企纷纷在上海投资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加速器。数据显示,国际前20位的药械企业中,有90%的企业将中国区总部或研发生产总部设在上海。科创企业活跃,截至目前有30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产业生态方面,据介绍,上海出台国内首个生物医药地方立法,建设了2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孵化器。上海建立全国首个进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5家企业实现特殊物品通关。推动72款“新优药械”产品进入医院使用。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将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体系化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 抓创新策源方面,朱启高表示,支持生命科学领域优秀科学家入选基础研究先行区,加强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AI制药技术、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养老科技等领域前瞻布局和研发攻关,加快形成重大原创性成果,推动更多1类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在抓重点企业、产品和园区上,朱启高表示,发挥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外资企业扩大在沪投资。开展重点产品攻关,发布“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加速产品推广应用。聚焦浦东、闵行等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方案,在重点园区新建高质量孵化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吸引更多企业、项目、产品落地。 在金融支持上,朱启高表示,做优做强专业基金,发挥市区两级财政、国资类基金带动作用,促进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强沪惠保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将更多优质的创新药械纳入支付范围。强化投贷联动和投融...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