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小微 小微
62075
2024月02月08日

一、宏观要闻

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货币政策稳增长力度稳固

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月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同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央行降准超市场预期。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幅度都是0.25个百分点,单次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元左右。今年开年,央行释放“加倍”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

这次降准有力弥补了节前流动性缺口。2023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已通过MLF超额续作、新增PSL等方式投放流动性逾2万亿元,但据市场估算,春节前流动性仍有一定缺口。

2.证监会: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提出了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严禁证券公司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三方面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的措施。

同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还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对于市场关注的热点予以回应,首次提出严禁融券变相T+0交易,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理念,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预计后续融券规模将平稳有序下降。

3.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 吴清出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据新华社2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

吴清由此成为证监会第十任主席。前九任主席分别为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肖钢、刘士余、易会满。

二、行业观察

1.新春优惠享不停!年前银行打响信用卡营销战

近段时间以来,从国有大行、股分行到城商行、农商行等各家银行密集推出各类信用卡新春营销活动,覆盖年货筹备、美食餐饮、旅游出行、休闲文娱等多种消费场景。

今年这波信用卡营销战中,除了一贯的联合电商、支付平台及线下商户推出折扣、满减活动外,还有多家银行将重点放在了新春出游方面,包括Visa卡支付及境内外出游消费优惠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等大小节日往往是银行信用卡固定的营销时点,境内外出游优惠是今年新春营销的一大亮点。不过除了通过各类优惠活动拓展业务外,银行还需持续洞察用户需求、挖掘用户价值,将服务渗透到各个场景中,使用户获得不断升级的体验,才能改善信用卡用户的留存率和使用率。

2. 1月新增信贷或落于单月第二高点 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更加均衡

历年1月都是银行力争“开门红”的信贷投放大月。今年,在把握好新增信贷均衡投放的基调下,开年信贷数据会呈现什么特点?多位机构人士预测,1月新增信贷在4.5万亿元到4.7万亿元的区间,略弱于去年1月创下的单月历史新高“4.9万亿元”,有望成为单月新增信贷数额的第二高点。“今年信贷投放节奏将趋于平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1月和一季度的信贷投放将为宽信用奠定总基调,可能成为市场行情的“胜负手”。但中长期看,不必对信贷月份间的大幅波动过度解读。

3. 8家A股上市银行2023年“成绩单”亮相 整体业绩喜忧参半

首批A股上市银行晒出2023年“成绩单”。截至2月6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3年业绩快报。其中,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家银行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整体业绩预喜,但也有挑战——部分上市银行去年营收出现负增长。对于2023年的上市银行业绩表现,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利润增长表现坚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但受净息差持续收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走弱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仍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三、公司新闻

1.十余家村镇银行 获密集动作!

近日,无锡银行对外公告表示,该行完成了对泰州姜堰锡州村镇银行的股份收购,持有姜堰村镇银行股份比例已由51%增加至60%。此外,杭州联合银行受让了两家村镇银行股份事宜,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复。

履行“第一责任人”角色,向旗下村镇银行增持以达到绝对控股,并加强对下属村镇银行的管理,成为当前主发起行重要的动作。此外,据券商中国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已披露了13份有关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增持的消息。

2.威海地方国资受让9.2%股权,上位威海农商行第二大股东

2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显示,同意山东威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农商行”)股权变更。值得关注的是,与去年该行股权变更类似,此次受让方同样有着威海市地方国资背景。

公开报道显示,威海农商行此前因出现资产缩水、不良攀升等经营恶化情况被下调评级。在过去几年,威海农商行一方面不断扩股增资,另一方面不断吸引地方国资股东进驻。此次地方国资企业受让股权后的持股比例直接攀升至威海农商行第二大股东。

3.兰州银行2023年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

2月5日晚间,兰州银行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23年兰州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增势良好,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具体来看,2023年,兰州银行紧紧围绕盈利能力提升,营业收入首次突破80亿元,达到80.1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69亿元,增幅为7.64%。同时,兰州银行在2023年多点发力降成本、增效益,取得较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8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亿元,增幅为1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27亿元,增幅为7.33%,净利润连续五年实现增长。

四、海外动态

1.通胀“最后一英里”很难走 欧洲央行执委来支招:以不变应万变!

据财联社消息,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警告称,若是借贷成本较低,可能会重振欧元区停滞的经济,但会导致通胀“再次升温”。

欧洲央行六人执委会中最鹰派的成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在最新采访中表示,欧元区的通胀正大幅下降,这一点令人鼓舞,不过在将通胀率拉回至2%的长期战线中,“最后一英里仍令人担忧”。

欧元区通胀率在2022年10月曾一度达到10.6%的峰值,到今年1月已降至2.8%。

施纳贝尔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是好消息。但我们始终还没有到那(最后)一步。”

她同时补充到,“我们必须保持耐心和谨慎,因为从历史经验中获悉,(若过早降息)通胀可能再次爆发。”

2.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到2034年恐达到116%创历史新高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10年期展望:预计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到2034年将达到116%,那将是历史新高。债务净利息成本占GDP比重可能会在2025年创历史新高。

3.日本最新工资数据出炉

据财联社消息,日本央行目前正将两个指标视为其政策转向的关键数据,其一是通货膨胀率,其二便是日本的工资趋势。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周二(2月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12月份名义工资增长的强劲程度虽低于预期,但仍显示出足够的潜在动力;经通胀调整后的12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1.9%,不过下降速度有所放缓。

这些工资数据对日本央行来说喜忧参半,或能提供有限的乐观情绪,不过市场人士目前更关心的是春季的薪资谈判。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再呼吁工商业提高工资水平,开启工资-通胀的良性循环,若能够实现这一点,将能助力日本央行在未来几个月终结负利率政策。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次数、金额逐年递增 A股30家央企连续三年回购

次数、金额逐年递增 A股30家央企连续三年回购

小微 小微
74513
2024-02-04
(原标题:次数、金额逐年递增 A股30家央企连续三年回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将研究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回报投资者。 一般来说,回购的股份可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等,相应地能够起到提高每股收益或激励员工等作用。《大众证券报》统计发现,部分上市央企已走在前列。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A股共有108家央企实施了股票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220亿元,其中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27家。2021年至2023年,上市央企回购次数分别为79次、100次、132次,实施回购的上市央企数量分别为48家、65家、85家,均呈现递增趋势。 经整理发现,上述108家央企中,宝钢股份、海康威视、科大讯飞、中国建筑、中粮科技、国电南瑞等30家央企已连续三年实施回购,其中13家千亿元市值央企累计回购金额达145亿元。而宝钢股份、海康威视、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国电电力和科大讯飞等6家公司累计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宝钢股份无论是回购数量,还是回购金额都位居上市央企榜首,公司在过去三年共进行了7次回购,累计回购8.75亿股,累计回购金额57.16亿元。目前,公司最新一次回购正在进行当中。2023年10月17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拟用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3.3―5亿股公司A股股份,占公司回购前总股本约为1.48―2.25%,将用于未来连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中国石化单次回购的数量和金额都较大,过去三年共回购了两次,累计回购数量达5.86亿股,回购金额为27.04亿元。 中信建投认为,此番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负责人业绩考核,是国家对稳定央企股价的有力手段。而通过增持、回购等市场化手段,不仅可以维稳股价走势,更预示着中央负责人对企业的信心。回购后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更可以进一步将员工利益与企业挂钩,激励企业盈利能力走高,稳定了企业预期。 记者 陈陟  实习记者 黄琴琴 ...
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

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

小微 小微
73999
2024-02-16
(原标题: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美股13F持仓的密集披露,不少明星私募的持仓陆续揭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2月15日,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公布了最新美股持仓。2023年四季度,高瓴增持拼多多、丹纳赫、京东等,其中大举增持拼多多超4亿美元,一举成为高瓴第一大重仓股。 值得注意的是,股神巴菲特突然抛售苹果,去年四季度减持1000万股苹果股票,清仓环球人寿等4股,增持雪佛龙等3股。此外,索罗斯基金四季度增持罗素2000、标普500等指数ETF,继续做多美股,并大幅加仓网络安全软件公司Splunk。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收于历史新高,这是该指数今年以来第11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91%,标普500指数涨0.58%,纳斯达克指数涨0.30%。不过,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0.21%,微软跌0.70%,英伟达跌1.65%,谷歌跌2.17%,亚马逊跌0.74%,Meta涨2.27%,特斯拉涨6.23%。 高瓴大举加仓拼多多,成第一大重仓股 北京时间2月15日,高瓴旗下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HHLR Advisors在美股市场持仓总市值为49.62亿美元(约357亿元人民币),环比去年三季度末增长10.7%,前十大重仓股为拼多多、百济神州、贝壳、传奇生物、微软、赛富时、TAKE-TWO互动软件、亚马逊、丹纳赫、DoorDash。其中,中概股市值占比超过70%,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去年四季度高瓴对拼多多、亚马逊、京东等电商科技公司进行了增持。其中,大举增持拼多多276万股,持股数量升至1011万股,增持金额高达4亿美元,期末持股市值高达14.79亿美元,超越了多个季度持仓第一的百济神州,一举成为高瓴的第一大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在去年四季度股价表现亮眼,单季涨幅超过49%。拼多多同时也是千亿私募景林的第一大重仓股,备受私募巨头们的青睐。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国内业务市场份额继续扩大,海外业务Temu的GMV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可能达到约90亿美元。大摩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81美元。 四季度,高瓴还大举加仓了37万股丹纳赫,这使得丹纳赫首次进入HHLR Advisors前十大重仓股。丹纳赫是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擅长通过精益管理和卓越运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在四季度仅新买入穆迪一只股票,买入15.58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6088万美元;重点减持了阿里巴巴、DoorDash等15只股票,其中贝壳、微软等被小幅减持;清仓了特斯拉、大全新能源等12只股票。 巴菲特清仓环球人寿等4股,索罗斯加仓Splunk 美股周三盘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13F文件引发关注。 13F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以期间平均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18.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持有资产中占比为50.19%。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周三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为16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神在四季度没有新建仓任何股票,却清仓了环球人寿等4只股票。其中,清仓83万股环球人寿,自股神在2001年一季度买入以来,持有了长达22年时间。2023年二季度,巴菲特减持了60%的环球人寿,三季度继续减持67%,四季度完成清仓。 四季度,巴菲特增持了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增持1584.5万股雪佛龙;大幅减持惠普7966万股,减持幅度高达77.71%,持仓市值降至6.87亿美元;减持派拉蒙环球3040万股,减持幅度为32%,期末持股市值降至9.36亿美元。 截至四季度末,巴菲特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穆迪、德维特、花旗集团。截至第四季度末,该基金持仓总规模为347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340亿美元。 另外,亿万富翁索罗斯旗下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最新持仓备受关注。2023年四季度合计披露持仓价值76.46亿美元,较上一季度70.5亿美元环比增长8.5%,其持仓组合新进75只股票,增持62只股票,减持41只股票,清仓75只股票。 四季度,索罗斯基金增持罗素2000、HYG债券、标普500等指数ETF,继续做多美股。其中,大幅加仓网络安全软件公司Splunk,增...
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上涨个股近5000只

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上涨个股近5000只

小微 小微
53291
2024-02-21
2月21日,指数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1%,沪指涨1.66%,深成指涨1.51%。Sora概念、机器人、汽车产业链、电商等方向涨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5000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行业方面,汽车产业链股21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华阳变速涨超29%,星源卓镁涨超15%,德迈仕涨逾10%,中捷精工、中通客车、合力科技、圣龙股份等涨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券商、银行等大金融股持续走高,红塔证券涨停,首创证券、平安银行涨超5%,宁波银行、成都银行、东北证券、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跟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锂矿股今日也异动拉升,融捷股份涨停,中矿资源涨超5%,天齐锂业、江特电机、赣锋锂业、盛新锂能等跟涨。消息面上,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早盘触及涨停,报103000元/吨,涨幅9.98%。 消息面上,“回购潮”再度来袭,昨晚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回购计划。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最新公告时间统计,2024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127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类公告,其中回购进度为已完成或实施中的844家上市公司已回购金额合计达到748.19亿元。 从已完成或实施中的数量上看,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量居首,2024以来有110股实施或完成回购计划;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数量居前,均超过80股。 从已回购金额来看,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行业的已回购金额居前,均超70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已回购金额居首,达98.69亿元。梳理行业内个股可知,宁德时代贡献了17%的回购金额,已回购金额超17亿元,目前回购计划处于实施中。 国盛证券表示,2024年开年指数连续调整,不仅调整力度大,而且对市场做多的情绪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随着近期持续反弹,市场情绪已经较为稳定,但是在指数未解除空头结构的情况下,随着反弹行情的进行,指数已经触及重要压力位,短期或又将进入震荡整理周期,LPR5年期利率的下调,更多的是表明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对A股影响有限。因此,展望后市,随着指数反弹触及压力位,同时量能过快萎缩,都已经开始释放调整信号,需在当前点位注意控制仓位,围绕当前热点谨慎做多。看好人工智能、三代制冷剂、减肥药等热点板块。...
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

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

小微 小微
65545
2024-02-22
(原标题:突发!广州一大桥被船只撞断,有车辆落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2月22日),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击,桥体断裂,有桥上车辆落水,目前伤亡情况正在核实。事发道路已实行交通管制,相关部门正在现场处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央广网报道,海事、水警、应急、南海救助等部门正在现场处置。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今天(2月22日),广州市南沙区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击,桥体断裂。 “目前尚未确定撞击船只是否为运沙船,掉落的车辆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仍在核查当中。” 目前,事发道路已实行交通管制,地图显示大桥已双向封闭。 地图显示事发大桥已双向封闭。 刚刚,“广州海事”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 2月22日0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航经洪奇沥水道时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沥心沙大桥桥面断裂,事故原因和伤亡情况正在调查核实。 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沥心沙大桥航段和路面已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请过往船舶车辆注意绕行。 事故后续情况将及时通报。 校对:高源...
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

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

小微 小微
58692
2024-02-27
(原标题:巴菲特最新“投资术”:现金创纪录,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五大商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3岁的“股神”巴菲特写下人生中第46封股东信,给出了其2024年的投资心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地时间2月2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2023年四季报以及2023年年报,同时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巴菲特发布了2024年致股东的信,信中提及接班人、致敬芒格、投资中犯的一个错误、无限期持有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投资,同时也解释了其对行业和个股投资的底层逻辑。 作为全球投资人的“投资圣经”,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在中国投资圈再度刷屏。巴菲特对中国投资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其“价值投资”理念已深入中国投资界,不少投资人认为目前或到了中国股市的“价值投资”时间。 致敬芒格:他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在去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99岁。 在今年股东信的最开头,巴菲特发文纪念查理·芒格,称芒格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而他自己则是长期负责施工队的“总承包商”。 他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会将伟大的建筑与建筑师联系在一起,而那些倒入混凝土或安装窗户的人很快就被遗忘了。伯克希尔已经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芒格永远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借此高度肯定芒格对伯克希尔公司的巨大贡献。 芒格对于巴菲特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巴菲特之前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早期喜欢买一些便宜的普通公司,即买一些价格严重低于价值的公司。而芒格则劝他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优秀的企业。 巴菲特听从芒格劝告,此后投资于“伟大的公司”,与“伟大的公司”一起成长,并因此获得巨大成功。 接班人:格雷格做好接任CEO的准备 对于外界关注的未来接班人问题,在本次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明确强调了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在各方面都做好了“明天”接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准备。 巴菲特在信中表示,今年的5月4日将召开巴菲特股东大会,巴菲特和两位基金经理——格雷格·艾伯尔以及阿吉特·简(Ajit Jain)将在台上共同回答股东的问题。格雷格负责伯克希尔的所有非保险业务,从各个方面来看他都已经准备好成为伯克希尔的CEO。而阿吉特主要负责保险业务。 财报:去年赚962亿美元,现金储备创纪录 从财报来看,伯克希尔2023年四季度净利润375.7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0.8亿美元翻倍。其中包括来自巴菲特约3500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290.9亿美元,这些股票收益主要来自第一大重仓股苹果,约占投资组合的一半。 全年来看,2023年伯克希尔实现净利润962.23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27.59亿美元。 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从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市值的增幅为15.8%,标普500指数为增长26.3%,明显跑输了标普500。 但长期历史数据来看,在1965—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明显超过标普500指数的10.2%,而1964—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市值增长率是令人吃惊的4384748%,也就是43847倍多,而标普500指数为31223%,即超过312倍。 在信中,巴菲特表示,资本收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根据“收益”来判断伯克希尔的投资价值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收益”包含了股票市场变幻莫测的日日夜夜,甚至包含了股市年复一年的波动。正如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教导的,"从短期来看,市场就像一台投票机;从长期来看,它就成了一台称重机"。 他指出,要预测哪些企业会成为赢家、哪些会成为大输家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那些声称他们知道答案的人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江湖郎中。 巴菲特在信中明确提到其投资目标:“在伯克希尔,我们特别青睐那些未来能够以高回报率投入额外资本的稀有企业,拥有一家这样的公司,然后静静地坐着,几乎可以创造无法估量的财富,甚至是持有者的继承人也有时可以过上一辈子的悠闲生活。” 总体上,巴菲特在强调价值投资是与伟大企业一起成长,而非追涨杀跌。他不认可躁动的市场,指出现在的市场表现出比他年轻时更像赌场的行为,“赌场现在存在于许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诱惑着居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676亿美元。 业内认为,巴菲特注意控制风险,持有大量现金可能意味着巴菲特注意到了一些风险因素,比如当前美国的股市股价已处于历史新高,此时,巴菲特保持了大量的现金,在四季度也小幅减持了苹果股票,一旦市场出现风险可游刃有余处理。 投资策略:我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提到:“我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没有预料到或考虑到公用事业行业监管回报的不利发展。”...
今日,龙年两“创”第一只新股来了!3月券商金股名单大曝光,AI办公龙头获最多关注

今日,龙年两“创”第一只新股来了!3月券商金股名单大曝光,AI办公龙头获最多关注

小微 小微
56369
2024-03-04
38家券商合计推荐306只3月金股,66只金股获2家及以上机构推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龙年两“创”第一只新股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进入龙年以来,A股在两个交易周只发行了2只新股,分别是沪市主板新股龙旗科技、北交所新股铁拓机械。龙旗科技上市首日涨99.69%,中一签可赚1.3万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周将迎来另外2只新股美新科技和中创股份,分别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龙年第一只新股,2只新股都将在今日进行申购。 美新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塑木产品生产商,发行价为14.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0.9倍。公司本次IPO计划募资10.28亿元,实际募资总额为4.31亿元。 公司是国内少数以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知名品牌商之一。目前,美新科技的塑木复合型材产品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中高端市场份额,2020年至2022年塑木复合型材全球市占率分别为1.52%、2.07%、1.97%。其中,美国区域市占率逐年提升,2020年至2022年市占率分别为2.07%、2.96%、3.63%。 中创股份是国产中间件领军企业,发行价为22.43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9.01倍。公司本次IPO计划募资6.78亿元,实际募资总额为4.77亿元,成为一年多来募资额最少的科创板新股。 中创股份在中间件市场已有二十余年积累,2021年在国产基础中间件市场占有率为15%,位居国内厂商第二。2024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0.28亿元至0.32亿元,同比增长56.60%至78.97%;归母净利润150万元至450万元,同比增长751.31%至2453.92%。 2月科技方向金股领涨 最高涨幅超58% A股市场2月份相比1月份投资情绪好转,呈现前低后高的“深V”走势。上证指数2月累计涨幅8.13%;板块方面,Sora概念、中字头股票等多板块表现较好,计算机、通信、电子、传媒涨幅靠前。 2月份314只券商金股中,有302只股票上涨,占比约为96%。其中,有201只股票跑赢上证指数,占比超六成。 国联证券和国盛证券推荐的金股组合中科曙光以58.56%的月度涨幅拔得头筹;天风证券推荐的天孚通信涨幅58.38%,位居第二;浙商证券和德邦证券推荐的寒武纪-U以53.33%的涨幅排名第三。此外,招商证券、长江证券、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机构共同推荐的中际旭创涨幅50.93%,位列第四。 从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个股多集中在以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为代表的科技方向。中科曙光兼具“国资云概念”,是中国超算行业和液冷数据中心龙头。在Sora模型、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会议等多重利好带动下,中科曙光人气持续高涨,2月28日、29日中科曙光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100亿元。 3月金股组合出炉 AI办公龙头获最多关注 截至3月3日,已有招商证券、天风证券、东海证券、方正证券等38家券商发布了投资策略报告,共计推荐了306只3月金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出获2家及以上券商共同推荐66只“3月券商金股”。行业来看,家用电器、汽车均有6只个股获券商联合推荐。 个股来看,获机构推荐次数最多的是金山办公,有6家券商推荐;天孚通信、中国海油、贵州茅台、光线传媒均获5家券商的推荐。 金山办公2023年营业总收入45.56亿元,同比增长17.27%;净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8.03%。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一站式智能办公平台WPS365。兴业证券表示,WPSAI已经接入金山办公全线产品,为用户提供AIGC、Copilot、Insight等三方面全新产品体验,且会将AI技术赋能企业客户。未来WPSAI商业化落地,WPS客单价显著提升可期,充分打开公司长期成长天花板。 2月以来,CPO概念股继续走高,天孚通信近日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最新收盘价136.88元/股,总市值540.5亿元。天风证券表示,公司位于光模块上游,充分受益全球数通市场高景气,叠加公司产品线的不断拓展、光引擎重点产品量产、激光雷达和医疗检测等市场有望突破,未来成长动力十足。 机构如何看待3月行情? 国泰君安认为,股票指数超预期反弹力度后,交易出清带来的底部已经看到,春节前市场低点是本轮股市调整的底部。接下来,重要会议窗口临近,市场新进入者对政策的预期以及市场重要稳定器的存在,叠加交易约束空方头寸表达,预计这一时期股市以稳定为主,仍有一定表现空间。 中信证券表示,3月预计A股市场不会再出现量化引发的流动性冲击,仍将呈现活跃资金定价的特征,红利加主题的杠铃式行情结构或延续,上半月建议积极参与,下半月耐心等待行情右侧确认信号。 投资机会上,银河证券认为,3月份,政策端是重点聚焦的关键点之一,如科技主线及新质生产力概念。建议战略性布局科技、上游原材料、电力等板块里的...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