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服务,人保伴您前行_2024年毫米波雷达行业市场深度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SD3.0发布

2024年毫米波雷达行业市场深度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SD3.0发布
- 2024年4月24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1365 90
-
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SD 3.0的升级确实令人瞩目,它展现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SD 3.0的升级确实令人瞩目,它展现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
从架构层面来看,ASD 3.0从BEV网络彻底转向GOD网络,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感知能力,还在白名单、异形障碍物识别和道路结构感知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场景的理解,实现了端到端的突破。这意味着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复杂的驾驶场景,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感知硬件方面,华为在D3 192线激光雷达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推出了AI模型加持的D3 PRO。这一升级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感知精度和响应速度,使车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驾驶环境。此外,华为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更高规格、更优点云的D5平台,为L3级智驾做好技术储备。
除此之外,华为还计划在今年发布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这一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感知性能,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SD 3.0的升级在架构、感知硬件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华为在未来能够继续推出更多创新技术,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截至2023年6月,毫米波雷达的搭载量已经达到了937.92万颗,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6.36%。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从2023年到2025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5年,国内新车搭载的毫米波雷达总数将达到3532万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9%。
随着全球汽车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主动安全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近年来迅速发展。汽车毫米波雷达因其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已成为汽车电子厂商的首选,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毫米波雷达正逐渐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同时加快技术升级革新,相关市场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且毫米波雷达的单车安装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汽车雷达发展陷入技术之争。目前来看,4D毫米波成像雷达在当前各大车企降本增效压力下,性价比的优势让其在市场份额上暂时领先。
4D成像是毫米波雷达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业内人士介绍,传统毫米波雷达仅可探测物体的二维水平坐标信息(距离、方位角)及相对速度,不具备测“高度”的能力,这使其很难判断前方静止物体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在遇到井盖、减速带、立交桥、交通标识牌等地面、空中物体时,无法准确测得物体的高度数据。4D雷达增加了纵向天线及处理器,可实现对物体高度的探测,提供更高密度、高分辨率的点云信息。而且4D雷达探测范围超过300米,可有效过滤虚假警报,是目前唯一能在各种天气下实现1度角分辨率的传感器。
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布局,其战略和研发重点涵盖了多个关键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华为拥有全栈自研能力,不仅在智能驾驶软件系统方面进行了深入研发,还布局了包括智能车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网关、激光雷达、算力平台、AR HUD、T-Box等在内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这种全栈自研的能力使得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和整合能力。
其次,华为注重数据处理与运算速度的提升,并拥有高精地图甲级资质,这些技术基础为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华为智驾平台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动了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技术融合与创新使得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同时,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巨大,研发团队规模庞大,资金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这种规模效应有助于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快速推进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
最后,华为还通过与全球技术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如特斯拉等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竞争,不断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布局广泛而深入,从全栈自研能力、数据处理与运算速度、技术融合与创新、市场投入以及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其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方面,华为与长城汽车、比亚迪、华人运通、四维图新、星尘数据、赛目科技、映云科技、箩筐技术等数十家自动驾驶产业伙伴发起了“共创自动驾驶开放产业链行动倡议”,旨在加强我国自动驾驶开放产业链建设,助力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此外,光庭科技作为华为MDC平台建设的深度合作伙伴和华为“四界”自动驾驶平台的指定合作伙伴,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与华为展开了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华为也与一些车企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华为与联哲、威马、斯达协议志、赛力斯等车企合作,实现了车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同时,华为联合长安汽车,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将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并向北汽、赛力斯、江淮、奇瑞等车企开放股权邀请。
此外,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还与丰田和奥迪等国际汽车巨头展开了合作。丰田宣布其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取三方合作模式,由丰田携手华为与Momenta共同打造。而奥迪Q6 e-tron国产版将全面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双方早在2018年就已携手共进,共同宣布在L4自动驾驶技术上展开深度合作。
综上所述,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涵盖了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车企以及国际汽车巨头等,这种广泛的合作网络有助于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到汽车智能化、安全化需求的推动,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汽车智能化、安全化需求的提高,毫米波雷达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在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等领域,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随着智能汽车的继续发展,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不断扩大。
其次,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其探测精度、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等性能不断提升,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例如,在智能交通、安防监控、无人机等领域,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方案。
此外,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也降低了其成本,使得毫米波雷达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的市场份额也将逐渐增加。
然而,毫米波雷达市场目前主要由海外企业主导,国际巨头如博世、大陆、安波福、海拉及维宁尔等公司仍占据着毫米波雷达市场的较大份额。国内厂商在毫米波雷达的上游射频芯片部分实力相对薄弱,主要依靠进口,但下游应用方面已有涉猎,如无人机、车联网、ADAS等领域。
总体来看,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技术挑战和市场竞争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合作与竞争,推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拓展。
毫米波雷达产品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孕育了一批雷达厂家,随着技术和产品趋于共通,竞争愈发激烈;国内雷达探测系统产品市场起步较晚,生产商也较为分散,因此,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
毫米波雷达领域随着国产化要求的加强,国际竞争局面趋于缓和,但国内厂家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博世、大陆、电装、奥托立夫等,自主厂商多数为初创企业或者是初涉毫米波雷达领域的企业,目前整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毫米波雷达行业报告对我国毫米波雷达的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报告还对全球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毫米波雷达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毫米波雷达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
-
-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推荐阅读
灭火器行业市场目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防火安全的意识逐渐提高,灭火器在各行业中的使用越...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
泵用电动机,作为水泵的核心动力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动机的转动驱动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根据结构分类,电动机主要分...
无菌包装是以原纸为基体,与聚乙烯和铝箔等原材料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后复合而成,供液体产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充填和封合...
搭载当前“最强AI芯片”英伟达GB200的服务器预计将于9月量产,这一消息无疑为广达公司今年的出货量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煤矿钻机是煤矿井下采掘的钻孔设备,它的作用是在井下进行钻孔作业,以便进行爆破和支护工作。煤矿钻机按照功能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