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气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供需分析_人保服务,人保车险

氦气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供需分析
- 2024年4月1日 来源:互联网 1107 71
-
全球的氦气资源,绝大多数来自天然气中的氦气提取。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2013至2022年,全球氦气产量及需求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2022年全球氦气产量约为160百万立方米,需求量约为155百万立方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状态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温下,氦气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液化后温度降至2.174K时,具有表面张力很小、导热性很强、黏度极低等特殊性质。利用液态氦可以得到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全球的氦气资源,绝大多数来自天然气中的氦气提取。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2013至2022年,全球氦气产量及需求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2022年全球氦气产量约为160百万立方米,需求量约为155百万立方米。
氦气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主要是氦气的资源开发和生产。这包括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如空分设备等进行氦气的生产。在这个环节,大型国有企业如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投资有限公司等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具备上游资源开发生产的能力。
中游则主要是氦气的生产加工环节。这个环节以大型民企为主导,包括对氦气进行提纯、液化、储存等处理,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这些加工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氦气的质量和纯度。
下游则是氦气的应用领域。氦气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国防、高新技术、工业、诊疗、环保等。目前我国氦资源最大的终端用户,是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半导体和光纤领域,约占氦气需求总量的45%;医用核磁共振和大科学工程(低温超导)约占需求总量的20%;航空航天领域,主要是航天发射试验场需求,约占需求总量的5%。
氦气是电子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全球的氦气资源几乎完全被美国、卡塔尔等少数国家拥有,外资气体公司凭借对氦气资源和供应链技术的先发优势,掌握了全球的氦气供应。
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稳定增长推动我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4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62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9%。
特种气体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战略新兴产业,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光伏等泛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0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9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09%。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氦气是地球上沸点最低的气体,为零下268.9℃,在超导材料及制冷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使超导磁铁维持磁性,保证磁共振设备准确成像,诊断脑肿瘤、中风、脊髓损伤、肝脏疾病和癌症等。据估计,我国氦气资源总量约11亿立方米,其中可直接采收的总量约为0.5亿立方米,不到全球储量的0.1%。
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是用氦大国,需求量居全球第二。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氦气年需求量从500万立方米增长到约2200万立方米,但95%依赖进口,国产仅5%。
气体市场是一个具备高价值发展潜力的行业,随着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气体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升级,同时响应市场及客户的新增需求,开发新的气体终端应用技术,驱动气体产业整体发展。
随着现代化工业建设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下游生产企业对气体产品的种类、品质、纯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
-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推荐阅读
壁挂炉,全称“燃气壁挂式快速采暖热水器”,是一种分户采暖设备,以燃气为能源,具有双制式功能,可以满足家庭供暖和...
亚运破圈后,城市商业场景不断引入电竞衍生内容,展现出发展的更多可能,而电竞与城市产业的融合,也反哺了行业的商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房地产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城市化进程到乡村振兴,建筑劳务...
根据《2024-2029年中国二手车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分析,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消费者对于汽车更新换代需求的2...
超低温冰箱是一种专门用于保存和处理特殊物质和生物样本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极低的温度下,利用低温抑制生物的活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促进劳务派遣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