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44788
2025-04-02
一位网友意外丢失了手机,而后某一天深夜0:39,当该网友正酣睡时,不法分子却通过“免密支付”功能在某游戏网站盗刷了数百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网友的遭遇,而与他有类似遭遇的大有人在。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免密支付”为何会成为盗刷漏洞? 答案在于“免密支付”的便捷性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手机丢失或账号(苹果手机用户)泄露时,盗刷就变得轻而易举。不法分子一旦获取手机或者账号,就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并不需要进行输入密码、刷脸认证等具有“门槛”性质的操作。 其次,盗刷行为的隐蔽性很强,用户难以及时察觉。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例如通过游戏充值、APP订阅等操作来完成。与此同时,盗刷行为通常趁机主凌晨熟睡时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最后,盗刷往往会“积少成多”。尽管支付平台设置了免密额度的单笔上限,但架不住不法分子短时间内高频次盗刷,例如某网友就因为一分钟扣款20笔而损失了数千元。 那么,普通人又该如何降低盗刷风险?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给出的三项建议中,首先就是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其他的措施还包括强化账户安全保护和养成定期对账习惯。 事实上,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免费支付”开通容易但关闭困难。例如,在某外卖平台团购餐券,支付时系统就会自动跳出开通“免密支付”的推荐菜单,消费者手滑或者“不过脑子”时就会误操作;但是要关闭该功能,却得经过多层菜单的操作。记者顺手查询了一下自己常用的APP,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的“支付设置”。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很多APP的“免密支付”功能都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启的。尤其是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居然绑定了满满一屏的APP!二话不说,麻溜地挨个关掉! 友情提示一下,关闭“免密支付”的功能按钮,一般都在各APP的“支付设置”里。你,还在等什么呢?(记者 姚春鸽)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